作者简历 | 第5-7页 |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34页 |
1.1 环境污染的现状概述 | 第15-18页 |
1.1.1 印染废水的特点和危害 | 第15-16页 |
1.1.2 城市污水厂恶臭气体的特点和危害 | 第16-17页 |
1.1.3 钢企固废——高炉渣的特点和危害 | 第17-18页 |
1.2 印染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1.2.1 物理法 | 第18-19页 |
1.2.2 化学法 | 第19-20页 |
1.2.3 生物法 | 第20页 |
1.3 城市污水厂恶臭气体的研究现状 | 第20-26页 |
1.3.1 城市污水厂恶臭气体的来源 | 第23-25页 |
1.3.2 城市污水厂恶臭气体的处置 | 第25-26页 |
1.4 高炉渣的研究现状 | 第26-31页 |
1.4.1 高炉渣的来源 | 第26-29页 |
1.4.2 高炉渣的应用现状 | 第29-31页 |
1.5 本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31页 |
1.6 本论文研究内容 | 第31-34页 |
1.6.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31-32页 |
1.6.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32页 |
1.6.3 主要工作量表 | 第32-34页 |
第二章 水淬高炉渣改性实验方案及研究 | 第34-55页 |
2.1 实验部分 | 第34-37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34-35页 |
2.1.2 实验设备 | 第35页 |
2.1.3 实验方法 | 第35-36页 |
2.1.4 分析方法及表征 | 第36-37页 |
2.2 结果与讨论 | 第37-53页 |
2.2.1 水淬高炉渣改性前后基本性质对比 | 第37-44页 |
2.2.2 酸浓度对BFSAS性能的影响 | 第44-50页 |
2.2.3 酸浓度对BFSAP性质的影响 | 第50-53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三章 改性高炉渣-BFSAS处理甲基橙模拟印染废水 | 第55-63页 |
3.1 实验部分 | 第55-56页 |
3.1.1 实验仪器及材料 | 第55页 |
3.1.2 实验方法 | 第55-56页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56-62页 |
3.2.1 改性高炉渣-BFSAS反应条件优化 | 第56-59页 |
3.2.2 改性高炉渣-BFSAS吸附动力学研究 | 第59-60页 |
3.2.3 改性高炉渣-BFSAS吸附热力学研究 | 第60-61页 |
3.2.4 改性高炉渣-BFSAS吸附机理研究 | 第61-62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四章 改性高炉渣-BFSAP处理甲基橙模拟印染废水 | 第63-74页 |
4.1 改性高炉渣-BFSAP反应条件优化 | 第63-65页 |
4.1.1 不同吸附剂投加量对甲基橙去除率的影响 | 第63-64页 |
4.1.2 不同反应温度对甲基橙去除率的影响 | 第64页 |
4.1.3 pH对甲基橙去除率的影响 | 第64-65页 |
4.2 改性高炉渣-BFSAP吸附动力学研究 | 第65-68页 |
4.2.1 吸附动力学 | 第65-67页 |
4.2.2 吸附热力学 | 第67-68页 |
4.3 改性高炉渣-BFSAP吸附机理研究 | 第68-73页 |
4.3.1 BFSAP对甲基橙(MO)的吸附机理 | 第68-69页 |
4.3.2 其它阴离子对MO的竞争吸附影响 | 第69-7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五章 改性高炉渣对城市污水厂恶臭气体的处理研究 | 第74-91页 |
5.1 实验及分析方法 | 第75-78页 |
5.1.1 污泥来源 | 第75-76页 |
5.1.2 化学药剂 | 第76页 |
5.1.3 实验方法 | 第76-77页 |
5.1.4 分析方法 | 第77-78页 |
5.2 结果与讨论 | 第78-86页 |
5.2.1 实验室恶臭气体源的选择 | 第78-82页 |
5.2.2 改性高炉渣对城市污水厂恶臭气体的处理 | 第82-86页 |
5.3 改性高炉渣处理VOCs机理研究 | 第86-90页 |
5.3.1 不同处理时间后改性材料去除VOCs的FT-IR谱图 | 第86-89页 |
5.3.2 VOCs的分子特性对改性材料的吸附影响 | 第89-9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90-9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91-94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91-93页 |
6.2 创新点 | 第93页 |
6.3 展望 | 第93-94页 |
致谢 | 第94-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1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