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产品价格与市场论文

基于RFID技术的棉种供应链追溯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绪论第9-16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第9页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第9-10页
        1.2.1 理论意义第9-10页
        1.2.2 现实意义第10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3页
        1.3.1 农产品供应链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1.3.2 追溯系统研究现状第11-12页
        1.3.3 目前存在的问题第12-13页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3-15页
        1.4.1 研究对象第13页
        1.4.2 研究内容第13页
        1.4.3 研究目标第13-14页
        1.4.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14-15页
    1.5 本章小结第15-16页
第二章 农产品追溯基本理论与相关技术第16-24页
    2.1 农产品安全和农产品供应链第16页
    2.2 可追溯系统第16页
    2.3 RFID技术介绍第16-17页
    2.4 RFID与相关的自动识别技术第17-18页
    2.5 EPC物联网第18-22页
        2.5.1 EPC物联网介绍第18-19页
        2.5.2 EPC编码体系第19-20页
        2.5.3 EPC中间件第20-21页
        2.5.4 对象名解析服务第21页
        2.5.5 EPC信息服务第21-22页
        2.5.6 实体标记语言第22页
    2.6 EPC物联网的工作流程第22-23页
    2.7 RFID和EPC物联网应用在棉种供应链追溯中优势第23页
    2.8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三章 棉种供应链可追溯平台需求分析及业务流程分析第24-34页
    3.1 棉种可追溯系统应用现状分析—以新疆为例第24页
    3.2 棉种供应链追溯模式分析第24-30页
        3.2.1 现有追溯模式第25-29页
        3.2.2 本文追溯模式第29-30页
    3.3 棉种供应链追溯需求分析第30-31页
    3.4 棉种供应链业务流程分析第31-33页
        3.4.1 生产加工环节的业务流程第31-32页
        3.4.2 仓储环节的业务流程第32页
        3.4.3 运输环节的业务流程第32页
        3.4.4 销售环节的业务流程第32-33页
        3.4.5 查询环节的业务流程第33页
    3.5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四章 棉种供应链追溯平台的设计第34-48页
    4.1 平台总体架构第34-38页
        4.1.1 平台的体系结构第35-36页
        4.1.2 追溯平台的网络结构第36-37页
        4.1.3 追溯平台的功能结构第37-38页
    4.2 主要功能模块第38-39页
        4.2.1 生产加工子系统功能第38页
        4.2.2 仓储子系统功能第38-39页
        4.2.3 运输子系统功能第39页
        4.2.4 销售子系统功能第39页
        4.2.5 查询监管子系统功能第39页
    4.3 EPC编码设计第39-41页
    4.4 对象名解析服务第41-44页
        4.4.1 ONS服务器第41页
        4.4.2 EPC的注册和注销第41-42页
        4.4.3 ONS的查询流程第42页
        4.4.4 ONS的解析流程第42-44页
    4.5 EPC信息服务第44-47页
        4.5.1 EPCIS事件的定义第44-47页
        4.5.2 EPCIS事件捕获第47页
        4.5.3 EPCIS事件查询第47页
    4.6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五章 棉种供应链追溯平台的开发与实现第48-56页
    5.1 追溯平台的开发环境第48页
    5.2 追溯平台硬件的搭建及实现第48页
    5.3 追溯平台软件的配置第48-49页
    5.4 追溯平台部分界面展示第49-55页
        5.4.1 登录界面第49页
        5.4.2 企业管理界面第49-52页
        5.4.3 政府监管界面第52-54页
        5.4.4 农民查询界面第54-55页
    5.5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56-57页
    6.1 结论第56页
    6.2 展望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致谢第60-61页
作者简介第61-62页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金融发展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研究
下一篇:小学英语教学管理个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