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太阳能电池中光吸收增强效应的研究
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常用英文缩写注释表 | 第10-11页 |
目录 | 第11-14页 |
1 绪论 | 第14-30页 |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展 | 第15-23页 |
·发展历史 | 第15-18页 |
·器件结构 | 第18-19页 |
·基本原理 | 第19-20页 |
·性能表征 | 第20-23页 |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光吸收增强 | 第23-25页 |
·级联结构太阳能电池 | 第24页 |
·光学间隔层增强型太阳能电池 | 第24页 |
·光子晶体太阳能电池 | 第24-25页 |
·金属等离子体太阳能电池 | 第25页 |
·陷光结构太阳能电池 | 第25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意义 | 第25-27页 |
参考文献 | 第27-30页 |
2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光学与半导体性质 | 第30-48页 |
·引言 | 第30页 |
·电池内的光学电磁理论 | 第30-36页 |
·共轭聚合物的光学常数 | 第30-31页 |
·光学常数拟合 | 第31-34页 |
·光学传递矩阵 | 第34-36页 |
·器件内的光电转换与载流子输运过程 | 第36-41页 |
·Onsager-Braun模型 | 第37-38页 |
·漂移-扩散理论 | 第38-39页 |
·空间电荷限制电流(SCLC) | 第39-41页 |
·仿真分析工具 | 第41-45页 |
·严格耦合波分析(RCWA) | 第41-43页 |
·时域有限差分方法(FDTD) | 第43-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3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制备与表征 | 第48-63页 |
·引言 | 第48页 |
·实验用到的电池材料 | 第48-51页 |
·聚合物功能层材料 | 第48-51页 |
·空穴传输层材料 | 第51页 |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制备 | 第51-55页 |
·ITO基片的刻蚀与清洗 | 第52页 |
·阳极缓冲层的旋涂 | 第52-53页 |
·聚合物功能层的旋涂 | 第53页 |
·阴极蒸镀和封装 | 第53-55页 |
·性能测试 | 第55-56页 |
·伏安特性 | 第55页 |
·量子转化效率 | 第55-56页 |
·半导体聚合物薄膜的光学常数测试 | 第56-60页 |
·薄膜材料及其反射光谱测量 | 第56-57页 |
·测试结果与讨论 | 第57-59页 |
·制备工艺对薄膜光学常数的影响 | 第59-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4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厚度优化 | 第63-76页 |
·引言 | 第63页 |
·单层体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厚度优化 | 第63-69页 |
·功能层厚度优化 | 第63-66页 |
·光学间隔层厚度优化 | 第66-69页 |
·叠层太阳能电池的厚度优化 | 第69-73页 |
·功能层材料光学特性 | 第69-70页 |
·器件结构 | 第70-71页 |
·理论模拟分析 | 第71-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5 等离子体增强型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性能研究 | 第76-89页 |
·引言 | 第76-77页 |
·金属等离子体局域场增强理论 | 第77-78页 |
·器件制备 | 第78-81页 |
·银纳米层的制备 | 第79-80页 |
·其它膜层的制备 | 第80-81页 |
·器件测试与结果分析 | 第81-86页 |
·银纳米层对光电场影响 | 第81-83页 |
·器件电学性能分析 | 第83-84页 |
·包围介质对等离子体场增强的影响 | 第84-86页 |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89页 |
6 光栅结构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研究 | 第89-100页 |
·引言 | 第89页 |
·光栅的微压印制备 | 第89-93页 |
·PDMS印章制备 | 第90-92页 |
·PEDOT:PSS光栅结构的制备 | 第92-93页 |
·光栅结构器件的数值分析与实验结果 | 第93-97页 |
·光栅器件光学吸收分析 | 第93-96页 |
·器件测试结果 | 第96-97页 |
·本章小结 | 第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00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100-102页 |
作者简历 | 第102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