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6页 |
| 摘要 | 第6-8页 |
| ABSTRACT | 第8-11页 |
| 插图清单 | 第11-13页 |
| 附表清单 | 第13-14页 |
| 目次 | 第14-17页 |
| 1 绪论 | 第17-41页 |
| ·研究意义 | 第17-19页 |
| ·研究现状 | 第19-32页 |
| ·白光LED实现方式 | 第19-24页 |
| ·白光LED用荧光粉技术 | 第24-26页 |
| ·白光LED封装技术 | 第26-28页 |
| ·散热技术 | 第28-31页 |
| ·白光LED散热技术以及封装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31-32页 |
|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32-33页 |
| 参考文献 | 第33-41页 |
| 2 封装技术及荧光粉技术对白光LED出光性能的影响研究 | 第41-71页 |
| ·引言 | 第41-42页 |
| ·高折射率纳米环氧复合材料的研究 | 第42-53页 |
| ·LED光线在两介质分界面上的全反射 | 第42-44页 |
| ·光子在纳米环氧复合材料中的传输 | 第44-45页 |
| ·光的基本散射理论 | 第45-46页 |
| ·Mie散射理论 | 第46-48页 |
| ·基于Mie理论的纳米环氧复合材料的设计 | 第48-53页 |
| ·基于蒙特卡洛方法的梯度封装结构的设计研究 | 第53-58页 |
| ·梯度封装结构对于LED出光效率影响的研究 | 第53-57页 |
| ·基于纳米环氧复合材料的多层梯度封装结构的设计研究 | 第57-58页 |
| ·YVO_4:Eu~(3+)@YPO_4纳米核壳结构荧光粉的水热合成及表征研究 | 第58-65页 |
| ·纳米核壳结构复合材料的水热合成 | 第58-59页 |
| ·实验 | 第59-60页 |
| ·结果及分析 | 第60-64页 |
| ·结论 | 第64-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 3 LED自然对流散热三维CFD数学模型 | 第71-99页 |
| ·引言 | 第71-72页 |
| ·LED自然对流散热的特点 | 第72-75页 |
| ·CFD基本理论及数学模型构建 | 第75-81页 |
| ·CFD基本理论 | 第75-76页 |
| ·流动模型 | 第76-78页 |
| ·传热模型 | 第78-79页 |
| ·数值求解方法 | 第79-81页 |
| ·数学模型的试验验证 | 第81-88页 |
| ·试验装置 | 第81-84页 |
| ·试验原理和过程 | 第84-86页 |
| ·误差分析 | 第86-87页 |
| ·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比较 | 第87-88页 |
| ·LED自然对流散热特性分析 | 第88-95页 |
| ·模拟条件 | 第88-90页 |
| ·温度场、流场及换热特性分析 | 第90-93页 |
| ·辐射效应影响分析 | 第93-95页 |
| ·本章小结 | 第95-97页 |
| 参考文献 | 第97-99页 |
| 4 基于场协同原理的LED系统热管理优化 | 第99-127页 |
| ·引言 | 第99-100页 |
| ·强化对流换热的场协同原理 | 第100-104页 |
| ·基本原理 | 第101-103页 |
| ·场协同原理的应用 | 第103-104页 |
| ·热沉翅片结构优化 | 第104-111页 |
| ·优化方案 | 第104-105页 |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105-110页 |
| ·试验验证 | 第110-111页 |
| ·LED系统散热的方向敏感性 | 第111-118页 |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111-113页 |
| ·方向敏感性的机理分析 | 第113-115页 |
| ·散热方向敏感性的弱化途径 | 第115-118页 |
| ·灯具散热结构优化 | 第118-122页 |
| ·试验启发 | 第118页 |
| ·优化方案 | 第118-119页 |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119-122页 |
| ·本章小结 | 第122-124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4-127页 |
| 5 总结和展望 | 第127-133页 |
| ·论文工作总结 | 第127-130页 |
| ·今后工作的展望 | 第130-133页 |
|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33-1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