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夫妻共同债务法律制度的完善
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引言 | 第6-8页 |
第一章 我国夫妻共同债务法律制度的概述 | 第8-11页 |
1.1 我国夫妻共同债务的概念 | 第8-9页 |
1.1.1 目前理论界的观点 | 第8-9页 |
1.1.2 本文对夫妻共同债务概念的认识 | 第9页 |
1.2 我国夫妻共同债务的特点 | 第9-10页 |
1.2.1 义务主体之间的连带关系 | 第9页 |
1.2.2 原因发生的多样性 | 第9页 |
1.2.3 时间上的存续性 | 第9-10页 |
1.2.4 效力上的对外性 | 第10页 |
1.3.夫妻共同债务与个人债务的区分 | 第10-11页 |
1.3.1 夫妻个人债务 | 第10页 |
1.3.2 夫妻共同债务 | 第10页 |
1.3.3 两者的区别 | 第10-11页 |
第二章 我国夫妻共同债务立法现状 | 第11-14页 |
2.1 夫妻共同债务的偿还 | 第11页 |
2.2 夫妻有约定时对债权人的影响 | 第11-12页 |
2.3 对于虚假债务,非法债务的处理 | 第12页 |
2.4 关于举债的规定 | 第12-14页 |
第三章 我国夫妻共同债务法律制度面临的问题 | 第14-18页 |
3.1 缺乏对夫妻共同债务概念的解释 | 第14页 |
3.2 缺乏对夫妻共同债务范围的认定 | 第14-15页 |
3.3 夫妻日常家庭事务代理制度不完备 | 第15页 |
3.4 缺乏对分居阶段债务的处理 | 第15-16页 |
3.5 举证责任分配不合理 | 第16-18页 |
3.5.1 认定夫妻共同债务 | 第16页 |
3.5.2 肯定夫妻的个人债务 | 第16-18页 |
第四章 我国夫妻共同债务法律制度的完善 | 第18-23页 |
4.1 建立日常家庭事务代理制 | 第18-19页 |
4.1.1 必要性分析 | 第18页 |
4.1.2 日常家庭事务代理权的范围 | 第18-19页 |
4.2 建立夫妻双方共同签字制度 | 第19-20页 |
4.3 建立夫妻间约定财产公示制 | 第20页 |
4.4 增加分居阶段夫妻共同债务的处理规定 | 第20-21页 |
4.5 完善举证责任分配 | 第21-23页 |
结论 | 第23-24页 |
参考文献 | 第24-26页 |
谢辞 | 第26-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