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金属材料论文--有色金属及其合金论文--轻有色金属及其合金论文

La和Zr(或Cr,Fe)双掺杂对γ-TiAl基合金结构与性质的影响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4页
    1.1 钛铝基合金的重要意义第10-12页
        1.1.1 γ-TiAl基合金的应用现状第10页
        1.1.2 γ-TiAl基合金的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与内容第12-14页
        1.2.1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2 研究内容第13-14页
第二章 理论方法与计算研究方案第14-18页
    2.1 理论方法与应用软件简介第14-15页
        2.1.1 第一性原理第14页
        2.1.2 密度泛函理论第14-15页
        2.1.3 计算软件简介第15页
    2.2 计算模型与计算研究方案第15-18页
        2.2.1 计算模型的建立第15-16页
        2.2.2 计算研究方案的选择第16-18页
第三章 La和Zr替位掺杂对γ-TiAl基合金延性的影响第18-34页
    3.1 La和Zr掺杂引起的结构变化第18-21页
        3.1.1 La和Zr掺杂引起空间群与晶格参量的变化第19-20页
        3.1.2 La和Zr掺杂引起体积与密度的变化第20-21页
    3.2 La和Zr掺杂体系的稳定性研究第21-25页
        3.2.1 La和Zr掺杂体系的能量稳定性第21-22页
        3.2.2 La和Zr掺杂体系的力学稳定性第22-25页
    3.3 La和Zr掺杂体系延性的预判第25-27页
        3.3.1 La和Zr掺杂体系的轴比与延性第25-26页
        3.3.2 La和Zr掺杂体系的弹性模量与延性第26-27页
        3.3.3 La和Zr掺杂体系延性的综合分析第27页
    3.4 La和Zr掺杂体系延性改善的电子性质因素第27-32页
        3.4.1 电荷布居数与p-d轨道杂化对La和Zr掺杂体系延性的影响第27-29页
        3.4.2 杂质原子La和Zr与其近邻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对延性的影响第29-30页
        3.4.3 La和Zr掺杂引起合金中原有化学键的变化对延性的影响第30-32页
    3.5 本章小结第32-34页
第四章 La和Cr替位掺杂对γ-TiAl基合金延性的影响第34-48页
    4.1 La和Cr掺杂引起的结构变化第34-36页
        4.1.1 La和Cr掺杂引起空间群与晶格参量的变化第35页
        4.1.2 La和Cr掺杂引起体积与密度的变化第35-36页
    4.2 La和Cr掺杂体系的稳定性研究第36-38页
        4.2.1 La和Cr掺杂体系的能量稳定性第36-38页
        4.2.2 La和Cr掺杂体系的力学稳定性第38页
    4.3 La和Cr掺杂体系延性的预判第38-41页
        4.3.1 La和Cr掺杂体系的轴比与延性第38-39页
        4.3.2 La和Cr掺杂体系的弹性模量与延性第39-41页
        4.3.3 La和Cr掺杂体系延性的综合分析第41页
    4.4 La和Cr掺杂体系延性改善的电子性质因素第41-46页
        4.4.1 电荷分布和p-d轨道杂化对La和Cr掺杂体系延性的影响第41-44页
        4.4.2 杂质原子La和Cr与其近邻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对延性的影响第44页
        4.4.3 La和Cr掺杂引起合金中原有化学键的变化对延性的影响第44-46页
    4.5 本章小结第46-48页
第五章 La和Fe替位掺杂对γ-TiAl基合金延性的影响第48-62页
    5.1 La和Fe掺杂引起的结构变化第48-50页
        5.1.1 La和Fe掺杂引起空间群与晶格参量的变化第49页
        5.1.2 La和Fe掺杂引起体积与密度的变化第49-50页
    5.2 La和Fe掺杂体系的稳定性研究第50-53页
        5.2.1 La和Fe掺杂体系的能量稳定性第50-52页
        5.2.2 La和Fe掺杂体系的力学稳定性第52-53页
    5.3 La和Fe掺杂体系延性的预判第53-55页
        5.3.1 La和Fe掺杂体系的轴比与延性第53页
        5.3.2 La和Fe掺杂体系的弹性模量与延性第53-54页
        5.3.3 La和Fe掺杂体系延性的综合分析第54-55页
    5.4 La和Fe掺杂体系延性改善的电子性质因素第55-60页
        5.4.1 电荷分布和p-d轨道杂化对La和Fe掺杂体系延性的影响第55-57页
        5.4.2 杂质原子La和Fe与其近邻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对延性的影响第57-58页
        5.4.3 La和Fe掺杂引起合金中原有化学键的变化对延性的影响第58-60页
    5.5 本章小结第60-62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2-64页
    6.1 结论第62-63页
    6.2 展望第63-64页
致谢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70页
作者简介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复杂度分析的扇区划分研究
下一篇:除冰液加热管强化传热的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