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2.1 残损航空器搬移拖车现状 | 第12-14页 |
1.2.2 子午线轮胎力学性能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3 轮胎模型在整车动力学仿真中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 课题来源和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18页 |
1.3.1 课题来源 | 第16页 |
1.3.2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18页 |
第二章 轮胎建模及静态接地力学特性有限元分析 | 第18-38页 |
2.1 引言 | 第18页 |
2.2 轮胎数值模拟理论基础 | 第18-26页 |
2.2.1 轮胎分类及结构组成 | 第18-20页 |
2.2.2 轮胎受力分析 | 第20-21页 |
2.2.3 轮胎材料模型 | 第21-24页 |
2.2.4 轮胎几何非线性 | 第24-25页 |
2.2.5 轮胎接触非线性 | 第25-26页 |
2.3 轮胎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6-30页 |
2.3.1 轮胎结构二维模型 | 第26-27页 |
2.3.2 轮胎结构单元类型 | 第27-28页 |
2.3.3 二维模型网格划分 | 第28-29页 |
2.3.4 轮胎结构三维模型 | 第29-30页 |
2.3.5 荷载及边界条件 | 第30页 |
2.4 轮胎—路面接触分析 | 第30-35页 |
2.4.1 轮胎模型分析及验证 | 第30-31页 |
2.4.2 标准胎压不同荷载下轮胎接触应力分布及印迹分析 | 第31-33页 |
2.4.3 额定荷载不同胎压下轮胎接触应力分布及印迹分析 | 第33-35页 |
2.5 轮胎接触应力对路面下沉的影响 | 第35-37页 |
2.6 本章总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轮胎稳态滚动力学特性有限元分析 | 第38-47页 |
3.1 引言 | 第38页 |
3.2 轮胎稳态滚动分析 | 第38-42页 |
3.2.1 轮胎稳态滚动的数学模型 | 第38-39页 |
3.2.2 ABAQUS中稳态输运分析阐述 | 第39-40页 |
3.2.3 轮胎自由滚动中的角速度及自由滚动半径 | 第40-42页 |
3.3 轮胎稳态滚动接触应力及接触印记分析 | 第42-43页 |
3.4 轮胎纯侧偏工况有限元分析 | 第43-44页 |
3.5 轮胎纯纵滑工况有限元分析 | 第44-45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四章 基于Excel Solver的纯工况轮胎模型参数辨识 | 第47-59页 |
4.1 引言 | 第47页 |
4.2 Excel Solver求解参数辨识原理 | 第47-49页 |
4.2.1 参数辨识流程 | 第47-49页 |
4.2.2 轮胎参数辨识试验数据 | 第49页 |
4.3 ADAMS中Pacejka89轮胎模型简介 | 第49-53页 |
4.3.1 轮胎坐标系及符号协议 | 第49-51页 |
4.3.2 Pacejka89轮胎模型 | 第51-52页 |
4.3.3 Pacejka89轮胎模型公式 | 第52-53页 |
4.4 Pacejka89轮胎模型参数辨识 | 第53-58页 |
4.4.1 纵向力参数辨识 | 第53-55页 |
4.4.2 侧向力参数辨识 | 第55-56页 |
4.4.3 回正力矩参数辨识 | 第56-57页 |
4.4.4 轮胎模型辨识参数结果 | 第57-58页 |
4.5 本章总结 | 第58-59页 |
第五章 不同轮胎下搬移拖车整车动态性能仿真 | 第59-68页 |
5.1 引言 | 第59页 |
5.2 搬移拖车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59-64页 |
5.2.1 Pacejka89轮胎模型文件的编写 | 第59-60页 |
5.2.2 搬移拖车三维实体的建立 | 第60-61页 |
5.2.3 路面建模 | 第61-62页 |
5.2.4 搬移拖车整车模型的建立 | 第62-63页 |
5.2.5 搬移拖车ADAMS-AMESim协同仿真模型建立 | 第63-64页 |
5.3 不同轮胎对整车直线行驶性能的影响 | 第64-67页 |
5.3.1 仿真设置 | 第64页 |
5.3.2 脉冲路面下不同轮胎仿真结果对比分析 | 第64-66页 |
5.3.3 爬坡路面下不同轮胎仿真结果对比分析 | 第66-67页 |
5.4 本章总结 | 第67-68页 |
结论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附录 | 第74-76页 |
作者简介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