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7页 |
1.1 引言 | 第11页 |
1.2 激光熔覆技术 | 第11-13页 |
1.2.1 激光的光源 | 第11-12页 |
1.2.2 激光技术简介 | 第12-13页 |
1.2.3 激光熔覆的工艺方法 | 第13页 |
1.3 高速钢发展和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3.1 高速钢的发展 | 第13-14页 |
1.3.2 高速钢的热处理工艺 | 第14-15页 |
1.3.3 高速钢在激光熔覆工艺下的物相特点 | 第15-16页 |
1.3.4 高速钢质量检验依据 | 第16-17页 |
1.4 高速钢中的碳化物 | 第17-25页 |
1.4.1 高速钢中的一次与二次碳化物 | 第17-18页 |
1.4.2 初生碳化物形成的影响因素 | 第18页 |
1.4.3 高速钢中碳化物尺寸和分布均匀性对性能的影响 | 第18-19页 |
1.4.4 碳与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 | 第19-24页 |
1.4.5 碳化物合金化改善 | 第24-25页 |
1.5 研究的目的及主要内容 | 第25-27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 | 第27-31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7-28页 |
2.2 实验设备 | 第28-29页 |
2.2.1 激光器的选择 | 第28-29页 |
2.2.2 高温磨损试验机 | 第29页 |
2.3 研究方法 | 第29-31页 |
第三章 钒含量对激光熔覆高速钢涂层的影响 | 第31-45页 |
3.1 激光熔覆层的分析 | 第31-37页 |
3.1.1 熔覆层物相分析 | 第31-33页 |
3.1.2 熔覆层的组织分析 | 第33-36页 |
3.1.3 热力学模拟分析 | 第36-37页 |
3.2 热处理工艺优化 | 第37-39页 |
3.3 熔覆层能谱分析 | 第39页 |
3.4 熔覆层性能分析 | 第39-44页 |
3.4.1 熔覆层硬度分析 | 第39-40页 |
3.4.2 熔覆层红硬性分析 | 第40-41页 |
3.4.3 熔覆层磨损性能分析 | 第41-4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硼含量对激光熔覆高速钢涂层的影响 | 第45-58页 |
4.1 激光熔覆层分析 | 第45-49页 |
4.1.1 熔覆层物相分析 | 第45-47页 |
4.1.2 熔覆层SEM组织分析 | 第47-49页 |
4.2 热处理工艺优化 | 第49-51页 |
4.3 熔覆层能谱分析 | 第51页 |
4.4 熔覆层性能分析 | 第51-56页 |
4.4.1 熔覆层的硬度分析 | 第51-52页 |
4.4.2 熔覆层红硬性分析 | 第52-53页 |
4.4.3 熔覆层磨损性能分析 | 第53-5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五章 硅含量对激光熔覆高速钢涂层的影响 | 第58-70页 |
5.1 激光熔覆层分析 | 第58-62页 |
5.1.1 熔覆层物相分析 | 第58-60页 |
5.1.2 熔覆层扫描组织分析 | 第60-62页 |
5.2 热处理工艺优化 | 第62-63页 |
5.3 熔覆层能谱分析 | 第63-64页 |
5.4 熔覆层性能分析 | 第64-68页 |
5.4.1 熔覆层硬度分析 | 第64-65页 |
5.4.2 熔覆层红硬性分析 | 第65-66页 |
5.4.3 熔覆层磨损性能分析 | 第66-6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结论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研究成果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