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架平台浮托安装数值模拟研究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1.2 海上平台安装方法概述 | 第11-13页 |
| 1.3 浮托法安装概述 | 第13-16页 |
| 1.4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6-18页 |
| 1.4.1 国外发展现状 | 第16-17页 |
| 1.4.2 国内发展现状 | 第17-18页 |
| 1.5 本文主要内容 | 第18-20页 |
| 第2章 频域水动力分析 | 第20-40页 |
| 2.1 三维势流理论 | 第20-26页 |
| 2.1.1 坐标系定义 | 第20页 |
| 2.1.2 速度势求解 | 第20-24页 |
| 2.1.3 流体作用力 | 第24-26页 |
| 2.2 频域运动方程 | 第26-27页 |
| 2.3 二阶平均漂移力 | 第27-28页 |
| 2.4 频域水动力模型 | 第28-29页 |
| 2.4.1 驳船 | 第28-29页 |
| 2.4.2 拖轮 | 第29页 |
| 2.5 水动力计算结果 | 第29-39页 |
| 2.5.1 附加质量和阻尼系数 | 第29-34页 |
| 2.5.2 一阶波浪力 | 第34-36页 |
| 2.5.3 二阶平均漂移力 | 第36-39页 |
| 2.6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第3章 上部组块拖航过程运动分析 | 第40-64页 |
| 3.1 船舶六自由度模型 | 第40-43页 |
| 3.1.1 船舶运动学模型 | 第40-42页 |
| 3.1.2 船舶动力学模型 | 第42-43页 |
| 3.2 拖航作业系统的操纵运动模型 | 第43-45页 |
| 3.2.1 拖航运动基本假定 | 第43-44页 |
| 3.2.2 坐标系及相关参数求解 | 第44页 |
| 3.2.3 操纵运动方程 | 第44-45页 |
| 3.3 船体主动力计算 | 第45-50页 |
| 3.3.1 螺旋桨作用力 | 第45-48页 |
| 3.3.2 舵作用力 | 第48-49页 |
| 3.3.3 拖轮螺旋桨和舵力的修正 | 第49-50页 |
| 3.4 拖缆张力模型 | 第50-53页 |
| 3.4.1 拖缆局部坐标系定义 | 第50-51页 |
| 3.4.2 拖缆张力模型计算 | 第51-53页 |
| 3.5 风力计算 | 第53-55页 |
| 3.5.1 相对风速和绝对风速定义 | 第53-54页 |
| 3.5.3 风力及力矩计算 | 第54-55页 |
| 3.6 海流力研究 | 第55-57页 |
| 3.6.1 海流方向定义 | 第55-56页 |
| 3.6.2 海流力计算 | 第56-57页 |
| 3.7 波浪力模型研究 | 第57-60页 |
| 3.7.1 海况等级定义 | 第57-58页 |
| 3.7.2 三维海浪数值模拟 | 第58-60页 |
| 3.7.3 波浪力计算 | 第60页 |
| 3.8 仿真算例 | 第60-63页 |
| 3.8.1 直线稳定性 | 第60-61页 |
| 3.8.2 定常回转运动 | 第61-62页 |
| 3.8.3 外环境力下拖航运动 | 第62-63页 |
| 3.9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 第4章 浮托安装过程时域耦合运动分析 | 第64-82页 |
| 4.1 时域分析理论 | 第64-65页 |
| 4.2 时域耦合分析模型 | 第65-70页 |
| 4.2.1 时域模型 | 第65-69页 |
| 4.2.2 工况计算 | 第69-70页 |
| 4.3 结果及分析 | 第70-80页 |
| 4.3.1 上部组块运动 | 第70-73页 |
| 4.3.2 LMU载荷 | 第73-75页 |
| 4.3.3 系泊力 | 第75-78页 |
| 4.3.4 护舷撞击力 | 第78-80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 结论 | 第82-84页 |
| 参考文献 | 第84-8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8-90页 |
| 致谢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