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导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1.4 研究方法、创新之处 | 第13-15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4.2 创新之处 | 第13-15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基本理论 | 第15-21页 |
2.1 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概述 | 第15-19页 |
2.1.1 现代农业的内涵与特征 | 第15-17页 |
2.1.2 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比较 | 第17-19页 |
2.2 相关理论分析 | 第19-21页 |
2.2.1 战略管理理论 | 第19页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9-20页 |
2.2.3 公共管理理论 | 第20-21页 |
第3章 欠发达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以赣州市为例 | 第21-34页 |
3.1 赣州市农业发展现状 | 第21-25页 |
3.1.1 农业生产状况对比 | 第21-22页 |
3.1.2 农业作物产量对比 | 第22-23页 |
3.1.3 农业产业结构情况 | 第23-25页 |
3.2 赣州市发展现代农业必要性分析 | 第25-26页 |
3.2.1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 第25页 |
3.2.2 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必要条件 | 第25页 |
3.2.3 促进农业增产增收的必要条件 | 第25-26页 |
3.2.4 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基本前提 | 第26页 |
3.3 赣州市发展现代农业的制约因素分析 | 第26-34页 |
3.3.1 体制转型问题突出 | 第28-29页 |
3.3.2 政府角色转变落后 | 第29-30页 |
3.3.3 农业的组织产业化程度偏低 | 第30-31页 |
3.3.4 资金支持力度不足 | 第31-32页 |
3.3.5 农业创新力度不足 | 第32-34页 |
第4章 国内外现代农业建设的可行模式的经验借鉴 | 第34-43页 |
4.1 国内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类型与模式 | 第34-39页 |
4.1.1 龙头企业带动型 | 第34-35页 |
4.1.2 农户公司带动型 | 第35-36页 |
4.1.3 农牧结合型 | 第36-37页 |
4.1.4 城乡统筹型 | 第37-39页 |
4.2 国外现代农业的几种模式 | 第39-41页 |
4.2.1 美国现代农业 | 第39-40页 |
4.2.2 荷兰现代农业 | 第40-41页 |
4.3 借鉴和启示 | 第41-43页 |
第5章 欠发达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举措 | 第43-51页 |
5.1 现代农业建设模式设计的原则 | 第43页 |
5.2 现代农业建设模式设计的方法 | 第43-44页 |
5.3 欠发达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举措 | 第44-51页 |
5.3.1 加快制度创新从而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 第44-45页 |
5.3.2 加大科技投入进而提升农业效率 | 第45-46页 |
5.3.3 用优化合理的生产资源要素发展农业 | 第46-47页 |
5.3.4 建立多层次经营从而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 | 第47-48页 |
5.3.5 科教培训,提高农民的专业知识水平 | 第48-49页 |
5.3.6 绿色生态农业的发展实现可持续性 | 第49-50页 |
5.3.7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 第50-51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1-53页 |
6.1 结论 | 第51页 |
6.2 展望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