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23页 |
1.1 引言 | 第8页 |
1.2 氧化石墨烯简介 | 第8-9页 |
1.3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 第9-10页 |
1.3.1 超声辅助法制备氧化石墨烯 | 第9页 |
1.3.2 微波法制备氧化石墨烯 | 第9页 |
1.3.3 高铁酸钾氧化快速制备氧化石墨烯 | 第9-10页 |
1.3.4 电化学剥离制备氧化石墨烯 | 第10页 |
1.4 氧化石墨烯摩擦学基本原理 | 第10-12页 |
1.5 氧化石墨烯作为润滑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1.5.1 固体润滑添加剂 | 第12-13页 |
1.5.2 油基润滑添加剂 | 第13-14页 |
1.5.3 水基润滑添加剂 | 第14页 |
1.5.4 有机溶剂润滑添加剂 | 第14-15页 |
1.6 含硼润滑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1.7 氧化石墨烯表面修饰及其分散性研究 | 第16-17页 |
1.8 本课题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17-19页 |
1.8.1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 | 第17页 |
1.8.2 本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 第17-18页 |
1.8.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9 参考文献 | 第19-23页 |
第二章 氧化石墨烯的尺寸与摩擦学性能构效关系研究 | 第23-36页 |
2.1 引言 | 第23-24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4-26页 |
2.2.1 实验试剂 | 第24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24-25页 |
2.2.3 实验步骤 | 第25-26页 |
2.2.4 测试与表征 | 第26页 |
2.3 产物表征 | 第26-30页 |
2.3.1 产物红外和XRD表征 | 第26-27页 |
2.3.2 产物元素分析 | 第27-28页 |
2.3.3 产物粒径分布 | 第28-29页 |
2.3.4 产物SEM和AFM表征 | 第29-30页 |
2.4 GO在油中摩擦学性能测试 | 第30-32页 |
2.4.1 GO在油中添加含量对平均摩擦系数及磨痕直径的影响 | 第30-31页 |
2.4.2 GO尺寸及C/O对其在油中的摩擦系数及油温的影响 | 第31-32页 |
2.4.3 磨斑分析 | 第3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2.6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第三章 氧化石墨烯改性分散和摩擦学性能研究 | 第36-47页 |
3.1 引言 | 第36-37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7-39页 |
3.2.1 实验试剂 | 第37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37页 |
3.2.3 实验步骤 | 第37-38页 |
3.2.4 测试与表征 | 第38-39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9-42页 |
3.3.1 MGO红外及XRD分析 | 第39页 |
3.3.2 MGO拉曼及紫外分析 | 第39-40页 |
3.3.3 MGO透射电镜分析 | 第40-41页 |
3.3.4 MGO XPS分析 | 第41-42页 |
3.4 MGO在油中分散性及摩擦学性能分析 | 第42-44页 |
3.4.1 MGO在油中分散性分析 | 第42页 |
3.4.2 MGO在油中添加量对其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 第42-43页 |
3.4.3 ODAB与MGO在油中摩擦学性能对比 | 第43-44页 |
3.4.4 磨斑分析 | 第4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3.6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第四章 硼酸盐/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摩擦性能研究 | 第47-73页 |
4.1 引言 | 第47-48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48-52页 |
4.2.1 实验试剂 | 第48页 |
4.2.2 实验仪器 | 第48-49页 |
4.2.3 实验步骤 | 第49-51页 |
4.2.4 测试与表征 | 第51-52页 |
4.3 CB/GO纳米复合材料的表征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 | 第52-58页 |
4.3.1 CB/GO纳米复合材料表征 | 第52-55页 |
4.3.2 CB/GO纳米复合材料在油中摩擦学性能测试 | 第55-58页 |
4.4 OA-LB/GO纳米复合材料的表征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 | 第58-64页 |
4.4.1 OA-LB/GO纳米复合材料表征 | 第58-61页 |
4.4.2 OA-LB/GO纳米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研究 | 第61-64页 |
4.5 OD-ZB/GO复合材料的表征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 | 第64-69页 |
4.5.1 OD-ZB/GO复合材料的表征 | 第64-66页 |
4.5.2 OD-ZB/GO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研究 | 第66-69页 |
4.6 机理探讨 | 第69-70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4.8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