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0-11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1-14页 |
第2章 Nek2A稳定Su Fu | 第14-26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14-15页 |
2.1.1 细胞系及质粒 | 第14页 |
2.1.2 主要药品与试剂 | 第14-15页 |
2.1.3 实验仪器 | 第15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15-23页 |
2.2.1 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15-17页 |
2.2.2 细胞培养 | 第17-18页 |
2.2.3 细胞蛋白的提取及定量 | 第18-19页 |
2.2.4 大肠杆菌感受态的制备 | 第19-20页 |
2.2.5 Western Blot实验 | 第20-21页 |
2.2.6 Flag-N-Shh和对照刺激液的制备 | 第21-22页 |
2.2.7 免疫共沉淀实验 | 第22-23页 |
2.3 实验结果 | 第23-26页 |
2.3.1 Nek2A稳定SuFu的蛋白表达 | 第23页 |
2.3.2 Nek2A影响SuFu的降解 | 第23-24页 |
2.3.3 Nek2A抑制SuFu泛素化 | 第24-26页 |
第3章 抑制Nek2A激活Hh信号通路 | 第26-34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26-27页 |
3.1.1 细胞系及质粒 | 第26页 |
3.1.2 主要药品与试剂 | 第26-27页 |
3.1.3 实验仪器 | 第27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27-32页 |
3.2.1 细胞总RNA提取 | 第27-28页 |
3.2.2 逆转录实验 | 第28-29页 |
3.2.3 Real-time PCR | 第29-30页 |
3.2.4 细胞膜蛋白的提取 | 第30页 |
3.2.5 脂质体(Lipofectamine 3000)转染 | 第30-32页 |
3.3 实验结果 | 第32-34页 |
3.3.1 Nek2A调节Gli1/2 蛋白表达 | 第32页 |
3.3.2 干扰Nek2A后Gli1/ 2 mRNA变化 | 第32-33页 |
3.3.3 过表达Nek2A后Hh信号通路转录活性的变化 | 第33-34页 |
第4章 Hh信号通路调节Nek2A | 第34-40页 |
4.1 实验材料 | 第34-35页 |
4.1.1 细胞系及质粒 | 第34页 |
4.1.2 主要药品与试剂 | 第34页 |
4.1.3 主要实验仪器 | 第34-35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35-38页 |
4.2.1 细胞总RNA提取 | 第35页 |
4.2.2 逆转录实验 | 第35-36页 |
4.2.3 Real-time PCR | 第36-38页 |
4.3 实验结果 | 第38-40页 |
4.3.1 抑制Hh信号通路NEK2A mRNA水平的变化 | 第38-39页 |
4.3.2 抑制Hh信号通路Nek2A蛋白水平的变化 | 第39页 |
4.3.3 激活Hh信号通路NEK2A mRNA水平的变化 | 第39-40页 |
第5章 Gli1/2调节NEK2A的转录 | 第40-52页 |
5.1 实验材料 | 第40-41页 |
5.1.1 细胞系及质粒 | 第40页 |
5.1.2 主要药品与试剂 | 第40页 |
5.1.3 实验仪器 | 第40-41页 |
5.2 实验方法 | 第41-49页 |
5.2.1 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41-43页 |
5.2.2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 | 第43-45页 |
5.2.3 点突变实验 | 第45-48页 |
5.2.4 双荧光素报告基因分析实验 | 第48-49页 |
5.3 实验结果 | 第49-52页 |
5.3.1 预测Nek2A启动子区Gli靶点 | 第49页 |
5.3.2 CHIP分析Glis靶向NEK2A启动子区 | 第49-50页 |
5.3.3 Gli1/2调控Nek2A的转录 | 第50-52页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第52-55页 |
6.1 结论 | 第52页 |
6.2 讨论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0-61页 |
综述 | 第61-74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