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20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7页 |
1.2.1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2 斜坡活动性状态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2.3 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16-17页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7-20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第2章 考虑斜坡活动性的地质灾害风险动态评价方法 | 第20-37页 |
2.1 斜坡活动性及其状态分析 | 第20-26页 |
2.1.1 斜坡演化周期 | 第20页 |
2.1.2 斜坡变形阶段 | 第20-21页 |
2.1.3 斜坡活动性状态 | 第21-24页 |
2.1.4 活动性指标构建 | 第24-26页 |
2.2 地质灾害风险动态评价技术方法 | 第26-34页 |
2.2.1 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第26-28页 |
2.2.2 风险评价模型 | 第28-34页 |
2.3 地质灾害风险动态评价的实现 | 第34-37页 |
2.3.1 活动性指标的构建 | 第34-35页 |
2.3.2 动态评价功能的实现 | 第35-37页 |
第3章 基于RS和GIS西藏电网工程地质灾害风险动态评价 | 第37-109页 |
3.1 研究区概况 | 第37-38页 |
3.2 研究区地质环境条件 | 第38-50页 |
3.2.1 自然地理 | 第38-39页 |
3.2.2 气象水文 | 第39-42页 |
3.2.3 地形地貌 | 第42-43页 |
3.2.4 地层岩性 | 第43-46页 |
3.2.5 地质构造与地震 | 第46-49页 |
3.2.6 人类工程活动 | 第49-50页 |
3.3 地质灾害发育特征研究 | 第50-65页 |
3.3.1 遥感解译方法及流程 | 第50-54页 |
3.3.2 地质灾害解译标识 | 第54-58页 |
3.3.3 地质灾害识别 | 第58-60页 |
3.3.4 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特征 | 第60-65页 |
3.4 地质灾害风险动态评价 | 第65-109页 |
3.4.1 危险性评价 | 第65-101页 |
3.4.2 易损性评价 | 第101-102页 |
3.4.3 风险动态评价 | 第102-107页 |
3.4.4 风险动态评价结果分析 | 第107-109页 |
第4章 结论 | 第109-111页 |
致谢 | 第111-112页 |
参考文献 | 第112-11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