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金融法论文--银行法论文

完善我国手机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引言第11-13页
1 手机银行业务对传统银行监管法律制度带来的挑战第13-20页
    1.1 手机银行业务的特征第13-15页
        1.1.1 兼具电子商务与银行业的特点第13页
        1.1.2 业务虚拟化兼具高效率与高风险的特点第13-14页
        1.1.3 网络信息技术服务的高度依赖性第14-15页
        1.1.4 手机银行业务日新月异第15页
    1.2 手机银行业务的典型运行模式第15-16页
    1.3 我国手机银行的发展情况第16-17页
    1.4 手机银行对传统银行监管制度的挑战第17-20页
        1.4.1 传统银行监管制度不适应手机银行发展需要第17-18页
        1.4.2 存在更加广泛的法律风险第18-19页
        1.4.3 对网络技术的依赖带来的挑战第19页
        1.4.4 手机银行风险带来银行监管与创新的矛盾第19-20页
2 我国手机银行相关监管政策法规的概况第20-22页
3 我国手机银行监管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第22-26页
    3.1 手机银行监管法律体系不完善第22-23页
    3.2 监管部门责任分工不明确第23页
    3.3 手机银行市场准入监管模式滞后第23-24页
    3.4 体系中缺少信息披露机制第24页
    3.5 对消费者权益保护不力第24-26页
4 完善我国手机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思考和建议第26-40页
    4.1 域外经验第26-27页
        4.1.1 日本为代表的监管立法第26页
        4.1.2 美国为代表的监管立法第26页
        4.1.3 欧盟为代表的跨国监管立法第26-27页
    4.2 明确我国手机银行监管的原则第27-29页
        4.2.1 依法监管原则第27页
        4.2.2 预防风险原则第27-28页
        4.2.3 合理分工,权责对应原则第28页
        4.2.4 专业化监管原则第28-29页
    4.3 理顺我国手机银行监管主体职责第29-30页
        4.3.1 中国人民银行的监管职责第29页
        4.3.2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监管职责第29-30页
        4.3.3 工业和信息化部的职责第30页
    4.4 完善我国手机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思考和建议第30-40页
        4.4.1 完善手机银行监管法律体系第30-33页
        4.4.2 建立手机银行监管部门协调机制第33-34页
        4.4.3 建立手机银行的市场准入制度第34-35页
        4.4.4 建立健全的信息披露制度第35页
        4.4.5 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第35-38页
        4.4.6 建立手机银行风险赔付机制第38-40页
结语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3页
致谢第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个体网络借贷平台刑法规制问题研究
下一篇:基于低频出租车GPS轨迹数据的路网信息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