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世界各国艺术概况论文--中国艺术论文--艺术市场论文

艺术院团的组织效能评价研究--以中国歌剧舞剧院为个案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绪论第8-16页
    (一)选题依据第8-9页
        1、研究背景第8页
        2、研究意义第8-9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4页
        1、对于艺术院团的研究现状第9-12页
        2、对于组织效能理论的研究现状第12-14页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第14-16页
        1、研究方法第14-15页
        2、创新点第15-16页
一、艺术院团的组织效能评价第16-21页
    (一)组织效能评价理论第16-18页
        1、组织效能评价理论介绍第16页
        2、建立组织效能评价体系的优势第16-17页
        3、组织效能评价实施方法第17-18页
    (二)艺术院团组织效能评价体系第18-21页
        1、艺术院团组织效能评价指标金字塔的建立第18-19页
        2、艺术院团在组织效能评价理论下的具体做法第19-21页
            1)创作有数量更有质量的作品第19页
            2)重视艺术院团的社会效益第19-20页
            3)正确把握艺术院团的经济效益第20页
            4)建立艺术院团科学的管理制度第20-21页
二、中国歌剧舞剧院提升组织效能的举措第21-34页
    (一)创作既有数量更重视质量的艺术作品第21-24页
        1、推进剧目创作生产效率第21-22页
        2、打造社会属性与商品属性统一的优秀剧目第22-24页
    (二)以社会效益为首,为人民和社会服务第24-27页
        1、秉承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创作理念第24-26页
        2、坚持“艺术惠民”的演出宗旨第26-27页
    (三)注重经济效益,维持剧院健康稳定发展第27-30页
        1、适当进行商业演出,保证剧院收入第27页
        2、充分利用媒体力量,加强市场宣传第27-29页
        3、实现“文化走出去”,拓宽演出市场第29-30页
    (四)采用科学管理办法第30-34页
        1、重视招聘环节,保证优质新鲜血液注入第31页
        2、全面进行培养管理,加强队伍建设第31-33页
        3、建立合理退役制度,促进优秀人才流动第33-34页
三、基于艺术院团组织效能评价体系对中国歌剧舞剧院的建议第34-46页
    (一)全面提高剧目生产效率第34-37页
        1、重视和启用青年创作人才队伍第34页
        2、形成以导演为核心,以舞台监督为枢纽的排练体系第34-36页
        3、保障演职人员的工作环境第36-37页
    (二)充分体现国家艺术院团的社会效益第37-39页
        1、“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贯穿创作演出始终第37-38页
        2、加大对基层艺术院团的引导帮扶第38-39页
    (三)打造以品牌为核心的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第39-42页
        1、树立中国歌剧舞剧院品牌意识第39-40页
        2、建立剧院平台的版权播放第40-41页
        3、网络平台的版权视频投放第41-42页
    (四)完善演员培养管理制度,建立演员退役管理体系第42-46页
        1、改进和完善日常管理制度第42页
        2、提高舞剧团演员排练收入第42-43页
        3、建立舞剧团演员退役积分制度第43-46页
四、中国歌剧舞剧院组织效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第46-58页
    (一)组织效能评价指标体系解释第46-47页
        1、指标分级第46页
        2、分值设置第46-47页
    (二)中国歌剧舞剧院组织效能评价指标体系第47-58页
结语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1页
致谢第61-62页
个人简历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北京市属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路径与实践研究
下一篇:菲德尔·卡拉兰《北方音画》分析及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