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李群流形的视频目标跟踪方法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绪论第14-28页
    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第14-15页
    1.2 视频跟踪技术概述第15-17页
        1.2.1 视频跟踪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第15-16页
        1.2.2 视频跟踪问题的分类第16-17页
    1.3 视频跟踪技术研究现状第17-23页
        1.3.1 视频跟踪主要方法第17-19页
        1.3.2 视频跟踪技术的关键问题第19-20页
        1.3.3 视频跟踪常用的几何变换模型第20-22页
        1.3.4 李群流形在视频跟踪领域的应用第22-23页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第23-28页
        1.4.1 主要研究内容第23-25页
        1.4.2 章节安排第25-28页
第2章 李群相关理论基础第28-44页
    2.1 拓扑群第28页
    2.2 流形第28-30页
        2.2.1 流形实例第28-29页
        2.2.2 切向量和切空间第29-30页
        2.2.3 常见流形第30页
    2.3 矩阵李群第30-32页
        2.3.1 矩阵李群的定义第30-31页
        2.3.2 紧致性第31页
        2.3.3 李群第31-32页
    2.4 李代数及其指数第32-42页
        2.4.1 矩阵指数第32-35页
        2.4.2 矩阵对数第35-38页
        2.4.3 矩阵李群的李代数第38-42页
    2.5 李代数的性质第42-43页
    2.6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3章 基于SL(3)群的几何形变目标跟踪方法第44-66页
    3.1 概述第44-45页
    3.2 跟踪问题滤波算法分析第45-52页
        3.2.1 贝叶斯滤波原理第45-46页
        3.2.2 粒子滤波原理与算法第46-52页
    3.3 目标几何变形SL(3)群流形表征第52-53页
        3.3.1 SL(3)群及其李代数第52-53页
        3.3.2 SL(3)群上的测地线第53页
    3.4 区域协方差流形第53-54页
    3.5 本文的粒子滤波框架第54-56页
        3.5.1 动态模型第55页
        3.5.2 观测模型第55-56页
    3.6 跟踪算法设计第56页
    3.7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6-63页
        3.7.1 跟踪经历几何形变目标第56-61页
        3.7.2 跟踪光照变化或是被遮挡目标第61-63页
        3.7.3 实验结果分析第63页
    3.8 本章小结第63-66页
第4章 基于偏最小二乘分析的复杂背景下目标跟踪方法第66-80页
    4.1 概述第66-67页
    4.2 偏最小二乘分析第67-69页
        4.2.1 偏最小二乘目标表征第67-69页
        4.2.2 与其它子空间学习的关系第69页
    4.3 跟踪模型设计第69-71页
        4.3.1 李群结构下的双动态模型第70-71页
        4.3.2 观测模型第71页
    4.4 目标特征空间更新策略和跟踪算法研究第71-72页
        4.4.1 目标特征空间更新策略第71页
        4.4.2 跟踪算法设计第71-72页
    4.5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72-79页
    4.6 本章小结第79-80页
第5章 基于双边滤波的协方差目标跟踪方法第80-92页
    5.1 双边滤波理论分析第80-81页
    5.2 协方差建模及简化计算第81-82页
    5.3 协方差矩阵的距离度量第82-86页
        5.3.1 仿射不变黎曼度量第82页
        5.3.2 对数-欧几里德度量第82-84页
        5.3.3 两种度量方式的计算测试第84-86页
    5.4 跟踪算法设计第86页
    5.5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86-90页
    5.6 本章小结第90-92页
第6章 基于角点检测的互遮挡多目标跟踪方法第92-108页
    6.1 概述第92-93页
    6.2 角点检测算法分析第93-98页
        6.2.1 Moravec角点检测算法第93-95页
        6.2.2 Harris角点检测算法第95-96页
        6.2.3 SUSAN角点检测算法第96-98页
    6.3 双边结构张量的角点检测算法研究第98-102页
        6.3.1 建立双边结构张量矩阵第98-99页
        6.3.2 特征点确定第99-101页
        6.3.3 角点匹配算法第101-102页
    6.4 互遮挡的多目标跟踪算法研究第102-103页
    6.5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103-106页
    6.6 本章小结第106-108页
第7章 总结与展望第108-110页
    7.1 总结第108-109页
    7.2 展望第109-110页
参考文献第110-120页
致谢第120-122页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第122-123页

论文共12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洛克与中国:洛克“中国笔记”考辨
下一篇:后殖民女性主义视域中的流散身份--四部当代英国女性移民小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