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现状及对策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目录第7-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20页
    1.1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第10-11页
        1.1.1 选题背景第10页
        1.1.2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第10-11页
    1.2 文献综述第11-19页
        1.2.1 国内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相关研究第11-16页
        1.2.2 国外政治认同的相关研究第16-18页
        1.2.3 简要评价第18-19页
    1.3 研究方法第19页
        1.3.1 文献研究法第19页
        1.3.2 访谈法第19页
    1.4 论文的创新点、重点及难点第19-20页
        1.4.1 论文的创新点第19页
        1.4.2 重点及难点第19-20页
第2章 大学生政治认同基本理论概述第20-26页
    2.1 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内涵第20-21页
    2.2 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内容第21-23页
        2.2.1 政治价值认同第21-22页
        2.2.2 政治制度认同第22页
        2.2.3 政治绩效认同第22-23页
    2.3 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功能第23-26页
        2.3.1 有助于培养合格大学生第23-24页
        2.3.2 有利于维护政治稳定和促进政治发展第24页
        2.3.3 有利于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第24-26页
第3章 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现状分析第26-38页
    3.1 访谈方案的设计第26页
        3.1.1 访谈对象第26页
        3.1.2 访谈方式第26页
    3.2 访谈问卷的编制与实施第26-27页
        3.2.1 访谈问卷的编制第26-27页
        3.2.2 访谈问卷的实施第27页
    3.3 访谈结果整理第27-36页
        3.3.1 访谈对象基本信息第27-28页
        3.3.2 大学生政治认同访谈结果第28-36页
    3.4 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特点第36-38页
        3.4.1 政治价值认同:坚定性为主,动摇性为辅第36页
        3.4.2 政治制度认同:忠诚性为主,疑惑性为辅第36-37页
        3.4.3 政治绩效认同:质疑性和肯定性并存第37-38页
第4章 大学生政治认同现状的影响因素第38-45页
    4.1 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社会因素第38-41页
        4.1.1 趋利性市场经济体制第38-39页
        4.1.2 政府绩效状况第39页
        4.1.3 官场腐败第39-40页
        4.1.4 大众传播媒介第40-41页
    4.2 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教育因素第41-42页
        4.2.1 学校教育第41-42页
        4.2.2 家庭教育环境第42页
    4.3 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个体因素第42-45页
        4.3.1 大学生价值观第43页
        4.3.2 大学生政治认知第43-45页
第5章 提升大学生政治认同水平的对策第45-53页
    5.1 规范市场经济的发展,夯实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物质基础第45-46页
        5.1.1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第45页
        5.1.2 增强经济结构的协调性,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第45-46页
        5.1.3 建立公平、正义的经济关系,保障社会各群体的利益第46页
    5.2 整治腐败并提高政府绩效,巩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政治根基第46-50页
        5.2.1 整治腐败行为,坚定大学生政治认同第46-48页
        5.2.2 提高政府绩效,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第48-50页
    5.3 增强学校政治教育实效性,把握提升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关键环节第50-51页
        5.3.1 培养大学生积极政治情感,接受主流政治内容第50页
        5.3.2 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第50-51页
        5.3.3 加强政治实践教育环节,培养大学生的政治参与能力第51页
    5.4 整合政治社会化其它介体力量,谋求提升大学生政治认同之合力第51-53页
        5.4.1 优化家庭教育环境,营造大学生政治认同的良好氛围第51页
        5.4.2 引导大众传播媒介,提供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积极舆论环境第51-53页
第6章 结论第53-55页
    6.1 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是重大而紧迫的课题第53页
    6.2 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是复杂的系统工程第53页
    6.3 研究的局限性和展望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7页
致谢第57-58页
作者简介第58-5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及获奖情况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陶泥对混凝土和易性及抗压强度影响试验研究
下一篇:论国内舆论在当代中国外交决策中的作用及其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