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世界各国城市市政经济概况论文--中国论文--地方城市经济论文

沈阳市环境宜居城市建设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9页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第10-11页
        1.1.1 选题的目的第10页
        1.1.2 选题的意义第10-11页
    1.2 文献综述第11-17页
        1.2.1 国内关于环境宜居城市建设的相关研究第11-15页
        1.2.2 国外关于环境宜居城市建设的相关研究第15-16页
        1.2.3 简要评价第16-17页
    1.3 研究方法第17页
        1.3.1 文献研究法第17页
        1.3.2 比较研究法第17页
        1.3.3 调查研究法第17页
    1.4 论文的创新点、重点及难点第17-19页
        1.4.1 论文的创新点第17-18页
        1.4.2 论文的重点及难点第18-19页
第2章 环境宜居城市建设的基本理论概述第19-25页
    2.1 环境宜居城市的内涵第19页
    2.2 环境宜居城市评价指标第19-21页
        2.2.1 生态环境指标第20-21页
        2.2.2 气候环境指标第21页
        2.2.3 人文环境指标第21页
        2.2.4 城市景观指标第21页
    2.3 环境宜居城市建设的界定第21页
    2.4 环境宜居城市建设的要素第21-23页
        2.4.1 环境宜居城市建设的主体第21-22页
        2.4.2 环境宜居城市建设的内容第22-23页
        2.4.3 环境宜居城市建设的手段第23页
    2.5 环境宜居城市建设的理论基础第23-25页
        2.5.1 生态城市理论第23-24页
        2.5.2 低碳城市理论第24-25页
第3章 沈阳市环境宜居城市建设的现状第25-34页
    3.1 沈阳市自然、经济、社会状况第25-27页
        3.1.1 自然环境状况第25-26页
        3.1.2 社会环境状况第26-27页
        3.1.3 经济状况第27页
    3.2 沈阳市环境宜居城市建设的成就第27-30页
        3.2.1 生态市创建指标逐步达成第27-28页
        3.2.2 城乡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第28-29页
        3.2.3 重要生态区域得到有效保护第29页
        3.2.4 经济发展方式得到较大转变第29-30页
    3.3 沈阳市环境宜居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第30-32页
        3.3.1 政府行为有待优化第30页
        3.3.2 城市建设土地粗犷使用第30-31页
        3.3.3 资源消耗量处于较高水平第31页
        3.3.4 环境基础设施不完备第31-32页
        3.3.5 宜居环境治理手段单一第32页
    3.4 沈阳市环境宜居城市建设存在问题的成因第32-34页
        3.4.1 建设主体思想认识不到位第32页
        3.4.2 经济发展方式不科学第32-33页
        3.4.3 建设资金投入不够第33页
        3.4.4 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第33-34页
第4章 完善沈阳市环境宜居城市建设的对策第34-39页
    4.1 提升政府管理科学化水平第34-35页
        4.1.1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第34页
        4.1.2 科学规划城市建设第34页
        4.1.3 建立健全政策法规第34-35页
    4.2 狠抓环境保护,提高宜居指数第35-36页
        4.2.1 加强重点区域保护第35页
        4.2.2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第35页
        4.2.3 推进绿色经济模式第35-36页
    4.3 加大污染整治力度,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第36-37页
        4.3.1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第36页
        4.3.2 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第36-37页
    4.4 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强化城市功能第37-38页
        4.4.1 拓宽基础设施资金投入渠道第37页
        4.4.2 加强对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第37页
        4.4.3 推进利民工程建设第37-38页
        4.4.4 注重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第38页
    4.5 转变思想,提高公众的环境宜居意识第38-39页
        4.5.1 完善公共参与机制第38页
        4.5.2 加大对宜居环境建设的宣传教育第38-39页
第5章 结论第39-41页
    5.1 环境宜居城市建设的主要问题是城市发展思路问题第39页
    5.2 转变发展方式是环境宜居城市建设关键所在第39页
    5.3 环境宜居城市建设要实现建设主体多元化格局第39-40页
    5.4 论文的不足和展望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3页
致谢第43-44页
作者简介第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行政合同救济制度研究
下一篇:基于ANSYS的永磁同步发电机的电磁场分析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