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1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4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1.2.2 选题意义 | 第12-14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5 本文创新点 | 第15-16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6-25页 |
2.1 企业增长的含义 | 第16-17页 |
2.2 企业增长测评方法 | 第17-21页 |
2.2.1 单一指标分析方法 | 第17-18页 |
2.2.2 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 | 第18-21页 |
2.3 竞优思想及相关评析方法 | 第21-22页 |
2.4 现有文献的启示 | 第22-25页 |
2.4.1 关于企业增长内涵的启示 | 第22-23页 |
2.4.2 关于企业增长测评方法的启示 | 第23-25页 |
第3章 基于竞优思想的企业增长测评方法设计 | 第25-40页 |
3.1 测评方法设计的指导思想 | 第25-27页 |
3.1.1 竞优的概念 | 第25-26页 |
3.1.2 企业增长的竞优释义 | 第26-27页 |
3.2 企业竞优增长测评模型 | 第27-38页 |
3.2.1 模型建立 | 第27-28页 |
3.2.2 模型的求解 | 第28-29页 |
3.2.3 竞优增长分析 | 第29-38页 |
3.3 企业竞优增长状况判断 | 第38-40页 |
3.3.1 以行业增长分布比例划分方式 | 第38-39页 |
3.3.2 以行业增长分布集散程度划分方式 | 第39页 |
3.3.3 比例内集散程度划分方式 | 第39-40页 |
第4章 测评方法在电力行业中的应用 | 第40-61页 |
4.1 上市公司增长测评指标体系的确立 | 第40-45页 |
4.1.1 上市公司业绩评价指标 | 第40-43页 |
4.1.2 上市公司增长测评指标 | 第43-45页 |
4.2 样本选择与数据处理说明 | 第45页 |
4.2.1 样本来源 | 第45页 |
4.2.2 数据标准化 | 第45页 |
4.3 电力行业竞优增长测评模型的求解 | 第45-55页 |
4.3.1 竞优正势 | 第45-46页 |
4.3.2 竞优异势 | 第46页 |
4.3.3 竞优增长综合值 | 第46-55页 |
4.4 电力行业竞优增长测评结果分析 | 第55-61页 |
4.4.1 增长各方面表现相对优劣的识别 | 第55页 |
4.4.2 竞优正势与异势分析 | 第55-59页 |
4.4.3 竞优增长综合值分析 | 第59-61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5.1 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及结论 | 第61页 |
5.2 本文研究的不足 | 第61-62页 |
5.3 研究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附录 | 第69-72页 |
附录1:电力行业上市公司增长测评原始数据 | 第69-72页 |
附录2:典型企业2009年至2010年第一季度的股价收盘图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