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金属有机骨架/胺修饰氧化石墨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二氧化碳吸附行为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1 绪论第13-36页
    1.1 论文研究背景第13-20页
        1.1.1 CO_2的排放现状与来源第13-15页
        1.1.2 CO_2的控制方法第15-20页
    1.2 金属有机骨架(MOFs)材料第20-32页
        1.2.1 MOFs材料简介第20-26页
        1.2.2 MOFs材料的改性第26-29页
        1.2.3 MOFs材料在CO_2吸附分离领域的研究现状第29-32页
    1.3 论文的研究依据与内容第32-36页
        1.3.1 论文的研究依据第32-33页
        1.3.2 论文的研究内容第33-36页
2 胺修饰氧化石墨的合成、表征及CO_2吸附性能第36-50页
    2.1 实验第37-41页
        2.1.1 原料与试剂第37-38页
        2.1.2 仪器与设备第38页
        2.1.3 胺修饰氧化石墨的合成第38-39页
        2.1.4 胺修饰氧化石墨的表征第39-40页
        2.1.5 CO_2气体吸附测试第40-41页
    2.2 不同种类胺修饰氧化石墨的结构、化学性质第41-44页
        2.2.1 结构特征第41-42页
        2.2.2 化学性质第42-44页
    2.3 石墨、氧化石墨、胺修饰氧化石墨的结构特征比较第44-45页
        2.3.1 微观形貌分析第44-45页
        2.3.2 粒度分析第45页
        2.3.3 比表面分析第45页
    2.4 不同种类胺修饰氧化石墨的CO_2吸附性能及结果分析第45-48页
        2.4.1 乙二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改性的氧化石墨的CO_2吸附性能第45-46页
        2.4.2 吸附结果分析第46-48页
    2.5 不同乙二胺负载量的胺改性氧化石墨的CO_2吸附性能及结果分析第48-49页
    2.6 本章小结第49-50页
3 MOF-5/胺修饰氧化石墨复合材料的合成、表征及CO_2吸附性能第50-63页
    3.1 实验第50-53页
        3.1.1 原料与试剂第50-51页
        3.1.2 仪器与设备第51页
        3.1.3 MOF-5/胺修饰氧化石墨的合成第51-52页
        3.1.4 MOF-5/胺修饰氧化石墨的表征第52页
        3.1.5 CO_2气体吸附测试第52-53页
    3.2 MOF-5/胺修饰氧化石墨的结构特征第53-57页
        3.2.1 晶体结构分析第53-55页
        3.2.2 比表面及孔结构分析第55-56页
        3.2.3 微观形貌分析第56-57页
    3.3 MOF-5/胺修饰氧化石墨的化学特性第57-59页
        3.3.1 官能团分析第57-58页
        3.3.2 热重分析第58-59页
    3.4 MOF-5/胺修饰氧化石墨的CO_2吸附性能第59-60页
    3.5 MOF-5/胺修饰氧化石墨的抗湿性能第60-62页
    3.6 本章小结第62-63页
4 Cu-BTC/胺修饰氧化石墨复合材料的合成、表征及CO_2吸附性能第63-102页
    4.1 实验第64-66页
        4.1.1 原料与试剂第64页
        4.1.2 Cu-BTC/胺修饰氧化石墨复合材料的合成第64-65页
        4.1.3 Cu-BTC/胺修饰氧化石墨复合材料的表征第65-66页
        4.1.4 Cu-BTC/胺修饰氧化石墨复合材料的CO_2吸附测试第66页
    4.2 GO-U组分的结构、化学性质及形成机理第66-72页
        4.2.1 GO-U结构表征与形成机理分析第66-70页
        4.2.2 GO-U化学性质分析第70-72页
    4.3 Cu-BTC/胺修饰氧化石墨复合材料的结构、化学性质及形成机理第72-80页
        4.3.1 晶体结构分析第72-73页
        4.3.2 化学性质分析第73-76页
        4.3.3 表面形貌分析第76页
        4.3.4 EDX分析第76-77页
        4.3.5 孔结构分析第77-79页
        4.3.6 复合材料形成机理分析第79-80页
    4.4 动态条件下CO_2吸附测试结果与分析第80-85页
        4.4.1 CO_2吸附测试结果第80-81页
        4.4.2 CO_2吸附机理探讨及结构、化学性质与吸附性能的相关性研究第81-85页
    4.5 CO_2动态吸附热流曲线测试及分析第85-87页
    4.6 低压静态容量法CO_2吸附测试结果与分析第87-90页
    4.7 高压静态容量法CO_2吸附测试结果与分析第90-100页
        4.7.1 CO_2吸附测试结果第90-94页
        4.7.2 CO_2循环吸-脱附性能第94-95页
        4.7.3 CO_2等量吸附热第95-98页
        4.7.4 CO_2/N_2、CO_2/CH_4吸附选择性第98-100页
    4.8 本章小结第100-102页
5 Cu-BTC/氨化氧化石墨复合材料的合成、表征及CO_2吸附性能第102-119页
    5.1 实验第102-103页
        5.1.1 原料与试剂第102页
        5.1.2 Cu-BTC/氨化氧化石墨的合成第102页
        5.1.3 Cu-BTC/氨化氧化石墨的表征第102-103页
        5.1.4 GO的NH_3动态吸附测试第103页
        5.1.5 Cu-BTC/氨化氧化石墨的CO_2吸附测试第103页
    5.2 GO-N组分的结构、化学性质第103-107页
        5.2.1 GO-N化学性质分析第103-106页
        5.2.2 GO-N结构性质分析第106-107页
    5.3 Cu-BTC/氨化氧化石墨的结构、化学性质第107-114页
        5.3.1 结构特征分析第107-110页
        5.3.2 化学性质分析第110-114页
    5.4 Cu-BTC/氨化氧化石墨的CO_2吸附性能第114-116页
    5.5 Cu-BTC/氨化氧化石墨的CO_2吸附机理第116-118页
        5.5.1 CO_2吸附前后样品的红外光谱分析第116-117页
        5.5.2 CO_2吸附前后样品的热重分析第117-118页
    5.6 本章小结第118-119页
6 总结与主要创新点第119-123页
    6.1 总结第119-121页
    6.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第121页
    6.3 工作展望第121-123页
致谢第123-124页
参考文献第124-139页
附录第139-140页

论文共1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孔子道德信仰研究--以社会资本为视角
下一篇:纤维改性聚丙烯发泡性能研究以及约束力场对泡孔生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