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参与率变化与人口红利效应研究
内容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引言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2 选题意义 | 第8-9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9页 |
1.4 结构安排 | 第9-10页 |
1.5 本文关键概念界定 | 第10-13页 |
1.5.1 劳动参与率 | 第10-11页 |
1.5.2 人口红利 | 第11-12页 |
1.5.3 人口红利效应 | 第12-13页 |
1.6 本文的重难点和可能的创新点 | 第13-14页 |
1.6.1 写作的重点和难点 | 第13页 |
1.6.2 可能的创新点 | 第13-14页 |
2 理论基础 | 第14-26页 |
2.1 文献回顾 | 第14-20页 |
2.1.1 国外文献回顾 | 第14-15页 |
2.1.2 国内文献回顾 | 第15-20页 |
2.1.3 简要评述 | 第20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0-26页 |
2.2.1 经济增长理论 | 第20-22页 |
2.2.2 经济核算理论 | 第22-23页 |
2.2.3 劳动力供给理论 | 第23-26页 |
3 我国人口红利和劳动参与率概况 | 第26-38页 |
3.1 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口年龄结构状况 | 第26-29页 |
3.1.1 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和比重状况 | 第26-28页 |
3.1.2 我国人口负担状况 | 第28-29页 |
3.2 我国人口红利状况 | 第29-34页 |
3.2.1 人口红利测度标准选取 | 第29-31页 |
3.2.2 我国人口红利视窗期 | 第31-32页 |
3.2.3 对我国人口红利的初步描述 | 第32-34页 |
3.3 我国劳动参与率状况 | 第34-38页 |
4 劳动参与率与人口红利效应的实证分析 | 第38-46页 |
4.1 模型设定 | 第38-39页 |
4.2 指标选用与数据来源 | 第39-41页 |
4.3 实证分析 | 第41-46页 |
4.3.1 描述性统计 | 第41页 |
4.3.2 回归分析 | 第41-46页 |
5 结论及对策建议 | 第46-49页 |
5.1 结论 | 第46页 |
5.2 对策建议 | 第46-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