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水文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论文--工程地质学论文--动力地质及工程地质作用论文--滑坡论文

云南省镇雄县赵家沟高速远程堆积层滑坡形成机制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1章 前言第11-22页
    1.1 研究意义及选题依据第11-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9页
        1.2.1 堆积层滑坡研究现状第13-15页
        1.2.2 粗粒土力学性质研究现状第15-17页
        1.2.3 滑坡与水相互作用研究现状第17-19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第19-22页
        1.3.1 主要研究内容第19-20页
        1.3.2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第20-22页
第2章 研究区工程地质环境条件第22-36页
    2.1 自然地理第22-24页
        2.1.1 交通位置第22页
        2.1.2 气象第22-23页
        2.1.3 水文第23-24页
    2.2 研究区工程地质条件第24-35页
        2.2.1 地形地貌第24-25页
        2.2.2 地层岩性第25-30页
        2.2.3 地质构造第30-31页
        2.2.4 风化卸荷第31-33页
        2.2.5 水文地质条件第33-34页
        2.2.6 地震第34-35页
    2.3 人类工程活动第35-36页
第3章 赵家沟滑坡基本特征及形成机制定性分析第36-71页
    3.1 滑坡的形态与规模第36-38页
    3.2 滑坡结构特征第38-51页
        3.2.1 滑体特征第38-41页
        3.2.2 滑带特征第41-45页
        3.2.3 滑床特征第45-46页
        3.2.4 赵家沟滑源区堆积体成因分析第46-51页
    3.3 滑坡变形破坏特征第51-65页
        3.3.1 滑源区第51-56页
        3.3.2 滑移堆积区第56-64页
        3.3.3 停积成灾区第64-65页
    3.4 滑坡形成机制定性分析第65-71页
        3.4.1 滑坡影响因素分析第65-68页
        3.4.2 滑坡形成机制定性分析第68-71页
第4章 滑坡区岩土体物理力学试验研究第71-86页
    4.1 滑体、滑带物理性质试验研究第71-77页
        4.1.1 颗粒分析试验第71-74页
        4.1.2 密度、含水率试验第74-75页
        4.1.3 渗透系数试验第75-77页
    4.2 滑体、滑带力学性质试验研究第77-85页
        4.2.1 砾类土直剪试验第77-81页
        4.2.2 滑带饱水软化试验第81-85页
    4.3 小结第85-86页
第5章 赵家沟滑坡形成机制数值模拟研究第86-137页
    5.1 赵家沟滑坡形成机制三维有限元数值分析第86-97页
        5.1.1 基本原理及计算软件第86-87页
        5.1.2 计算模型建立第87-90页
        5.1.3 初始应力场模拟第90-93页
        5.1.4 地下水作用条件下斜坡应力及变形分析第93-97页
    5.2 赵家沟滑坡形成机制二维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第97-135页
        5.2.1 概述第97页
        5.2.2 计算模型的建立第97-104页
        5.2.3 初始应力场分析第104-106页
        5.2.4 采煤前边坡地下水位变化对坡体应力及变形的影响分析第106-113页
        5.2.5 采煤前降雨对边坡应力及变形的影响分析第113-118页
        5.2.6 采煤后边坡地下水位变化对坡体应力及变形的影响分析第118-131页
        5.2.7 基岩渗透系数变化对边坡影响的敏感性分析第131-135页
    5.3 赵家沟滑坡形成机理综合分析第135-137页
结论第137-139页
致谢第139-140页
参考文献第140-14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第143页

论文共1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Surpac的赛什塘铜矿床三维可视化研究
下一篇:川南地区须家河组页岩气资源远景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