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灾害地质学论文

宝力格油田地质灾害评价与防治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目录第6-8页
第1章 引言第8-16页
    1.1 选题依据及其意义第8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12页
        1.2.1 国外对地质灾害的研究现状第9-11页
        1.2.2 中国地质灾害的研究现状第11-12页
    1.3 研究内容第12-15页
        1.3.1 主要研究内容第12页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第12-15页
    1.4 主要成果认识第15-16页
第2章 研究区域自然地质特征第16-20页
    2.1 气象水文第16-17页
    2.2 地形地貌第17-18页
    2.3 土壤植被第18页
    2.4 地质构造第18-20页
第3章 研究区域地质灾害发育特征第20-31页
    3.1 崩塌第20-26页
        3.1.1 崩塌的分类第20-25页
            3.1.1.1 滑塌型崩塌第21-22页
            3.1.1.2 坠落型崩塌第22-23页
            3.1.1.3 拉裂型崩塌第23-25页
        3.1.2 崩塌的形成原因第25-26页
            3.1.2.1 地形地貌条件第25页
            3.1.2.2 地层岩性、岩体结构条件第25页
            3.1.2.3 地质构造条件第25-26页
            3.1.2.4 降雨及地下水条件第26页
            3.1.2.5 其他诱发条件因素第26页
    3.2 滑坡第26-31页
        3.2.1 滑坡的分类第28页
        3.2.2 滑坡的形成原因第28-31页
            3.2.2.1 内因第29页
            3.2.2.2 外因第29-31页
第4章 影响地质灾害的因素第31-39页
    4.1 崩塌灾害危险性分析第31-36页
        4.1.1 影响崩塌的因素第31-32页
        4.1.2 崩塌基本影响因素的分级第32-36页
            4.1.2.1 地形地貌因素第32页
            4.1.2.2 岩土性质因素第32-33页
            4.1.2.3 地质构造因素第33页
            4.1.2.4 岩体结构因素第33-34页
            4.1.2.5 软弱夹层特征因素第34页
            4.1.2.6 降雨强度因素第34-35页
            4.1.2.7 水文地质因素第35页
            4.1.2.8 地震强度因素第35页
            4.1.2.9 人为活动因素第35-36页
            4.1.2.10 边坡变形破坏因素第36页
    4.2 滑坡灾害危险性分析第36-39页
        4.2.1 影响滑坡的因素第36-37页
        4.2.2 滑坡基本影响因素的分级第37-39页
第5章 研究区地质灾害的评判第39-47页
    5.1 地质灾害影响因素权值分配第39-41页
    5.2 地质灾害评判第41-47页
        5.2.1 建立发生灾害的数学模型第41-42页
        5.2.2 危险度计算实例第42-46页
        5.2.3 危险度分级与评判第46-47页
第6章 地质灾害的预防与治理第47-56页
    6.1 地质灾害的监测第47-48页
        6.1.1 确定防治对象第47页
        6.1.2 监测第47-48页
            6.1.2.1 常规简易监测第47-48页
            6.1.2.2 目视监测第48页
    6.2 崩塌灾害防治第48-51页
        6.2.1 遮挡拦截第49页
        6.2.2 支挡第49页
        6.2.3 护墙护坡第49-50页
        6.2.4 嵌补勾缝第50页
        6.2.5 削坡第50-51页
        6.2.6 排水第51页
    6.3 滑坡灾害防治第51-56页
        6.3.1 消减水的危害第51-52页
        6.3.2 支挡加固第52-54页
        6.3.3 固化第54-56页
第7章 主要结论第56-57页
致谢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59页
附录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成本控制与质量管理在社区医疗机构项目中的应用研究--以江苏D县A街道社区为例
下一篇:WCDMA网络中数据语音并发性能对SIP/VOIP影响的QOS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