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3-19页 |
1.1 传统基因诱变方法 | 第13-14页 |
1.1.1 化学诱变和物理诱变 | 第13页 |
1.1.2 空间诱变 | 第13-14页 |
1.1.3 生物技术诱变 | 第14页 |
1.2 基因编辑常用方法 | 第14-17页 |
1.2.1 锌指核酸酶(ZFN) | 第14-15页 |
1.2.2 转录因子效应物核酸酶(TALEN) | 第15-16页 |
1.2.3 CRISPR/Cas9基因定点编辑技术 | 第16-17页 |
1.3 目的基因研究背景 | 第17页 |
1.3.1 TGW6基因的研究背景 | 第17页 |
1.3.2 Chalk5基因的研究背景 | 第17页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7-18页 |
1.5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19-30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19-20页 |
2.1.1 供实验用水稻 | 第19页 |
2.1.2 菌株和质粒 | 第19-20页 |
2.2 实验仪器和试剂 | 第20-21页 |
2.2.1 实验仪器 | 第20页 |
2.2.2 主要试剂盒和药品 | 第20页 |
2.2.3 主要抗生素和激素母液 | 第20-21页 |
2.3 方法 | 第21-30页 |
2.3.1 靶位点选择 | 第21页 |
2.3.2 gRNA表达盒选择与扩增 | 第21-22页 |
2.3.3 靶点接头制备 | 第22页 |
2.3.4 gRNA载体酶切 | 第22页 |
2.3.5 gDNA表达盒连接反应 | 第22页 |
2.3.6 扩增gDNA表达盒 | 第22-23页 |
2.3.7 载体p YLCRISPR/Cas9-MT酶切 | 第23页 |
2.3.8 多靶点组装 | 第23页 |
2.3.9 DH5α 大肠杆菌感受态制备 | 第23-24页 |
2.3.10 DNA大肠杆菌感受态化学转化 | 第24页 |
2.3.11 大量质粒DNA的提取 | 第24-25页 |
2.3.12 菌落PCR筛选阳性克隆 | 第25页 |
2.3.13 酶切检测阳性克隆 | 第25页 |
2.3.14 阳性克隆测序检测 | 第25-26页 |
2.3.15 农杆菌感受态制备 | 第26页 |
2.3.16 DNA农杆菌感受态转化 | 第26页 |
2.3.17 重组质粒在农杆菌中稳定性检测 | 第26-27页 |
2.3.18 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 | 第27-28页 |
2.3.19 转基因植株阳性鉴定DNA的提取(CTAB法) | 第28页 |
2.3.20 转基因植株阳性PCR鉴定测序 | 第28-29页 |
2.3.21 转基因植株阳性鉴定序列比对 | 第29-30页 |
2.3.22 千粒重测定方法 | 第30页 |
2.3.23 垩白测定方法 | 第30页 |
3 结果 | 第30-51页 |
3.1 载体的构建 | 第30-34页 |
3.1.1 靶点接头与U | 第31-32页 |
3.1.2 gDNA表达盒第一轮扩增 | 第32页 |
3.1.3 gDNA表达盒第二轮扩增 | 第32-33页 |
3.1.4 菌落阳性检测 | 第33-34页 |
3.2 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 | 第34-35页 |
3.3 转基因苗的筛选 | 第35-36页 |
3.4 CRISPR/Cas9系统的定点突变效果检测 | 第36-51页 |
3.4.1 转p LY CRISPR/Cas9-TGW6载体株系突变效果检测 | 第36-40页 |
3.4.2 转p LY CRISPR/Cas9-Chalk5载体株系突变效果检测 | 第40-51页 |
4 讨论与结论 | 第51-59页 |
4.1 讨论 | 第51-55页 |
4.1.1 CRISPR/Cas9系统技术优势 | 第51页 |
4.1.2 CRISPR/Cas9系统的应用与局限性 | 第51-54页 |
4.1.3 CRISPR/Cas9技术在现代水稻育种应用上的新趋势 | 第54-55页 |
4.2 结论 | 第55-57页 |
4.3 后续研究展望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7页 |
附表A:图版 | 第67-68页 |
附录B:引物和样品配方 | 第68-72页 |
附录C:载体克隆相关序列 | 第72-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