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1页 |
1.1 柠檬酸概述 | 第10-11页 |
1.1.1 柠檬酸简介 | 第10页 |
1.1.2 柠檬酸的主要用途 | 第10页 |
1.1.3 我国柠檬酸的发展现状 | 第10-11页 |
1.1.4 国内外柠檬酸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2 柠檬酸发酵废水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柠檬酸发酵废水处理工艺概述 | 第11-12页 |
1.2.2 内循环厌氧反应器(IC)概述 | 第12-14页 |
1.2.3 利用PCR-DGGE技术分析厌氧微生物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1.3 柠檬酸生产废渣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3.1 柠檬酸生产废渣利用现状 | 第16-17页 |
1.3.2 废渣生产蛋白饲料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4 本课题研究思路、研究目标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1页 |
1.4.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8-19页 |
1.4.2 研究目标及内容 | 第19页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1-32页 |
2.1 实验样品 | 第21页 |
2.1.1 PCR-DGGE研究污泥样品 | 第21页 |
2.1.2 IC反应器进出水样品 | 第21页 |
2.1.3 废渣高值化利用研究样品 | 第21页 |
2.2 主要药品和试剂 | 第21-23页 |
2.2.1 实验药品 | 第21-22页 |
2.2.2 主要试剂 | 第22-23页 |
2.2.3 引物 | 第23页 |
2.3 主要仪器 | 第23-24页 |
2.4 实验方法 | 第24-32页 |
2.4.1 污泥中微生物基因组总DNA提取方法 | 第24-26页 |
2.4.2 污泥 16SrDNA和DGGE PCR扩增方法 | 第26页 |
2.4.3 DGGE电泳方法 | 第26-27页 |
2.4.4 固态发酵条件优化方法 | 第27-29页 |
2.4.5 废渣基本成分测定方法 | 第29-30页 |
2.4.6 废渣氨基酸组成及含量分析方法 | 第30-31页 |
2.4.7 废渣体外消化实验方法 | 第31页 |
2.4.8 废渣挥发性物质成分分析方法 | 第31-32页 |
第3章 IC反应器菌群结构与反应器效率分析 | 第32-43页 |
3.1 IC反应器菌群结构分析 | 第32-41页 |
3.1.1 污泥基因组总DNA提取条件优化 | 第32-33页 |
3.1.2 不同样品基因组总DNA提取 | 第33-34页 |
3.1.3 PCR扩增 | 第34-35页 |
3.1.4 DGGE电泳条件优化 | 第35-37页 |
3.1.5 污泥菌群结构分析 | 第37-41页 |
3.2 IC反应器效率分析 | 第41-42页 |
3.3 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废渣固态发酵高值化研究 | 第43-65页 |
4.1 废渣氨基酸测定方法建立 | 第43-50页 |
4.1.1 流速优化 | 第43-44页 |
4.1.2 洗脱条件优化 | 第44-45页 |
4.1.3 柱温优化 | 第45-46页 |
4.1.4 废渣样品氨基酸测定重复性及重现性 | 第46-47页 |
4.1.5 废渣样品加标回收率 | 第47-48页 |
4.1.6 氨基酸标准品定性和标准曲线测定 | 第48-49页 |
4.1.7 小结 | 第49-50页 |
4.2 单种菌固态发酵废渣研究 | 第50-60页 |
4.2.1 枯草芽孢杆菌发酵废渣研究 | 第50-55页 |
4.2.2 酿酒酵母菌发酵废渣研究 | 第55-59页 |
4.2.3 小结 | 第59-60页 |
4.3 混合菌固态发酵废渣研究 | 第60-65页 |
4.3.1 发酵过程基本成分分析 | 第60-61页 |
4.3.2 粗蛋白含量 | 第61页 |
4.3.3 氨基酸组成与含量 | 第61-62页 |
4.3.4 体外消化评价 | 第62-64页 |
4.3.5 挥发性成分种类分析 | 第64页 |
4.3.6 小结 | 第64-65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65-66页 |
5.2 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附录A DGGE切胶回收测序结果 | 第71-73页 |
附录B IC反应器进出水基本成分 | 第73-74页 |
附录C 氨基酸条件优化色谱图 | 第74-76页 |
附录D 渣发酵过程基本成分分析 | 第76-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