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结构部件论文--行走系统论文--车架论文

G760型宽体矿用车车架疲劳寿命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9-14页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相关技术发展现状第10-13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第13-14页
第2章 车架有限元模型建立及模态分析第14-23页
    2.1 有限元方法及车架前处理步骤第14-15页
        2.1.1 有限元方法第14页
        2.1.2 有限元分析软件Hyperworks第14-15页
    2.2 车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15-19页
        2.2.1 车架三维建模及模型简化第15-16页
        2.2.2 车架单元类型的选择及网格划分第16-17页
        2.2.3 悬架的模拟第17-18页
        2.2.4 车架有限元模型第18-19页
    2.3 车架模态分析第19-22页
        2.3.1 模态分析的基本理论第19-20页
        2.3.2 车架计算模态分析第20-21页
        2.3.3 车架模态分析结果的评价第21-22页
    2.4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3章 车架的静力学分析第23-38页
    3.1 静力学分析理论第23-24页
    3.2 典型工况和边界条件的确定第24-25页
        3.2.1 典型工况的确定第24页
        3.2.2 边界条件的确定第24-25页
    3.3 车架静强度分析第25-31页
        3.3.1 静态弯曲工况第25-27页
        3.3.2 满载举升 0°工况第27-29页
        3.3.3 满载举升 45°工况第29-31页
    3.4 车架动强度分析第31-37页
        3.4.1 满载水平弯曲工况第31-33页
        3.4.2 满载极限扭转工况第33-34页
        3.4.3 紧急制动工况第34-37页
    3.5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4章 整车动力学仿真分析第38-53页
    4.1 多刚体动力学及研究方法简述第38-39页
    4.2 整车简化原则及建模步骤第39-41页
        4.2.1 ADAMS/Car软件简介第39页
        4.2.2 ADAMS/Car文件体系第39-40页
        4.2.3 整车动力学模型简化原则第40页
        4.2.4 整车动力学模型具体建模步骤第40-41页
    4.3 宽体矿用车动力学模型建立第41-50页
        4.3.1 轮胎模型的建立第41-43页
        4.3.2 悬架系统模型的建立第43-46页
        4.3.3 动力总成及转向系模型的建立第46页
        4.3.4 车箱及车架模型的建立第46-47页
        4.3.5 驾驶室模型的建立第47-48页
        4.3.6 整车多体动力学模型的建立第48页
        4.3.7 道路模型的建立第48-50页
    4.4 宽体矿用车动力学仿真第50-52页
    4.5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5章 车架疲劳寿命分析第53-64页
    5.1 疲劳寿命分析相关理论和方法第53-57页
        5.1.1 疲劳累积损伤理论第53-54页
        5.1.2 影响车架疲劳寿命的因素第54页
        5.1.3 材料的S-N曲线第54-55页
        5.1.4 疲劳寿命分析方法选择第55-56页
        5.1.5 雨流计数法第56-57页
    5.2 基于名义应力法的车架疲劳分析第57-63页
        5.2.1 疲劳分析软件的选择第57页
        5.2.2 车架准静态应力分析第57-59页
        5.2.3 车架准静态应力和载荷谱的关联第59-60页
        5.2.4 车架材料的S-N曲线第60-61页
        5.2.5 车架疲劳寿命分析第61-63页
    5.3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结论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信任管理机制的WSNs簇头选举策略
下一篇:石油压裂车作业工况振动建模与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