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式飞艇囊体结构弯皱特性分析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20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8页 |
1.2.1 充气膜结构褶皱特性研究 | 第10-13页 |
1.2.2 飞艇褶皱研究 | 第13-14页 |
1.2.3 飞艇热特性研究 | 第14-17页 |
1.2.4 太阳能电池对飞艇热特性影响研究 | 第17-18页 |
1.3 研究现状分析与评述 | 第18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第2章 基于多尺度方法的充气梁褶皱数值分析 | 第20-32页 |
2.1 引言 | 第20页 |
2.2 多尺度分析原理 | 第20-22页 |
2.3 充气梁褶皱多尺度分析 | 第22-28页 |
2.3.1 精细区域褶皱分析 | 第22-23页 |
2.3.2 粗糙区域褶皱分析 | 第23-24页 |
2.3.3 充气梁双尺度分析模型 | 第24-28页 |
2.4 多尺度模型优化 | 第28-30页 |
2.4.1 不同界面处理方式分析 | 第28-30页 |
2.4.2 精细区域长度分析 | 第3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3章 充气梁褶皱实验分析与理论预报 | 第32-46页 |
3.1 引言 | 第32页 |
3.2 充气梁褶皱实验 | 第32-36页 |
3.2.1 实验方案及测试方法 | 第32-35页 |
3.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5-36页 |
3.3 充气梁褶皱理论预报模型 | 第36-44页 |
3.3.1 充气压力效应 | 第36-37页 |
3.3.2 充气梁弯皱特性分析 | 第37-44页 |
3.4 充气梁褶皱参数分析 | 第44-4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4章 飞艇弯皱特性分析 | 第46-66页 |
4.1 引言 | 第46页 |
4.2 变截面梁刚度矩阵推导 | 第46-54页 |
4.2.1 刚度矩阵主要推导方法 | 第46-47页 |
4.2.2 传递矩阵推导原理 | 第47-50页 |
4.2.3 传递矩阵与刚度矩阵关系 | 第50-51页 |
4.2.4 子结构分析法 | 第51-53页 |
4.2.5 锥形圆管单元刚度矩阵 | 第53-54页 |
4.3 变截面刚度矩阵原理验证 | 第54-59页 |
4.3.1 变截面刚度矩阵精确性验证 | 第54-58页 |
4.3.2 变截面刚度矩阵效率验证 | 第58-59页 |
4.4 飞艇褶皱特性多尺度分析 | 第59-6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5章 临近空间热环境下飞艇弯皱特性分析 | 第66-78页 |
5.1 引言 | 第66页 |
5.2 临近空间热环境分析 | 第66-70页 |
5.2.1 临近空间大气模型 | 第66-67页 |
5.2.2 临近空间热环境 | 第67-70页 |
5.3 飞艇热特性分析 | 第70-73页 |
5.4 飞艇太阳能电池热特性分析 | 第73-76页 |
5.5 临近空间热环境下飞艇褶皱特性分析 | 第76-77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结论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第83-85页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