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沟地区新下Ⅱ油组法气富集规律及有利区预测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12-14页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14-16页 |
第2章 地质背景分析 | 第16-22页 |
2.1 研究区位置 | 第16-17页 |
2.2 研究区勘探现状 | 第17页 |
2.3 构造特征 | 第17-18页 |
2.4 地层特征 | 第18-22页 |
第3章 储层特征与控制因素 | 第22-38页 |
3.1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 第22-23页 |
3.2 岩石学特征 | 第23-28页 |
3.3 储集空间类型 | 第28-33页 |
3.4 储层物性特征 | 第33-35页 |
3.5 储层控制因素 | 第35-38页 |
第4章 烃源岩特征及油源分析 | 第38-67页 |
4.1 烃源岩评价 | 第38-49页 |
4.2 原油物性及地球化学特征 | 第49-57页 |
4.3 油源对比 | 第57-67页 |
第5章 油气富集规律及有利区预测 | 第67-83页 |
5.1 油气成藏条件 | 第67-68页 |
5.2 典型油藏解剖 | 第68-72页 |
5.3 油气成藏模式 | 第72-73页 |
5.4 油气富集规律 | 第73-76页 |
5.5 有利区域预测 | 第76-83页 |
第6章 结论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