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8页 |
1.1 分子氧固定的意义 | 第10-13页 |
1.1.1 分子氧的结构及反应性 | 第10-12页 |
1.1.2 过渡金属与分子氧的配位方式 | 第12页 |
1.1.3 过渡金属对分子氧的活化 | 第12-13页 |
1.2 M-[O_2]配 合物 | 第13-21页 |
1.2.1 天然M-[O_2]配 合物 | 第13-18页 |
1.2.2 人工M-[O_2]配 合物 | 第18-21页 |
1.3 生物体中的金属卟啉及结构扭曲 | 第21-25页 |
1.3.1 生物体中的金属卟啉 | 第21-23页 |
1.3.2 金属卟啉的大环扭曲 | 第23-24页 |
1.3.3 卟啉的大环扭曲对金属电子结构的调整及模拟 | 第24-25页 |
1.4 立题及研究内容 | 第25-28页 |
1.4.1 立题 | 第25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25-28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8-36页 |
2.1 实验主要试剂、原料及实验仪器 | 第28-29页 |
2.1.1 主要试剂、原料 | 第28页 |
2.1.2 实验仪器及测定方法 | 第28-29页 |
2.2 化合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 第29-36页 |
2.2.1 烷基桥连双醛基化合物的合成 | 第29-30页 |
2.2.2 马鞍型卟啉的合成 | 第30-31页 |
2.2.3 马鞍型锌卟啉的合成 | 第31-36页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36-58页 |
3.1 模型化合物的合成与结构 | 第36-48页 |
3.1.1 合成 | 第36-39页 |
3.1.2 结构 | 第39-48页 |
3.2 马鞍型锌卟啉对分子氧的固定 | 第48-54页 |
3.3 卟啉 1-Zn-O_2配 合物合成过程的分解 | 第54-58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8-60页 |
4.1 结论 | 第58页 |
4.2 展望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9页 |
致谢 | 第69-71页 |
附录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与的项目 | 第71-73页 |
附录B:论文部分谱图 | 第73-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