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引言 | 第10-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0-17页 |
1.2.1 生物质能源植物的开发和利用 | 第10-12页 |
1.2.2 能源植物柳枝稷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1.2.3 种子适宜收获时期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1.3 立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0-26页 |
2.1 试验区域基本概况 | 第20页 |
2.2 试验设计 | 第20页 |
2.3 取样与指标的测定 | 第20-25页 |
2.3.1 种子千粒重的测定 | 第21页 |
2.3.2 种子干重的测定 | 第21-22页 |
2.3.3 种子含水量的测定 | 第22页 |
2.3.4 标准发芽率的测定 | 第22页 |
2.3.5 加速老化发芽率的测定 | 第22页 |
2.3.6 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发芽势和芽长变化的测定 | 第22-23页 |
2.3.7 种子组分及产量的测定 | 第23页 |
2.3.8 电导率的测定 | 第23-24页 |
2.3.9 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的测定 | 第24页 |
2.3.10 脱氢酶活性的测定 | 第24-25页 |
2.4 数据分析 | 第25-26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6-49页 |
3.1 盛花期后不同时期柳枝稷种子千粒重的变化 | 第26-27页 |
3.2 盛花期后不同时期柳枝稷种子干重的变化 | 第27-28页 |
3.3 盛花期后不同时期柳枝稷种子含水量的变化 | 第28-30页 |
3.4 盛花期后不同收获时期柳枝稷种子发芽情况及相关指标的测定 | 第30-36页 |
3.4.1 种子标准发芽率的变化 | 第30页 |
3.4.2 种子加速老化发芽率的变化 | 第30-32页 |
3.4.3 种子发芽指数的变化 | 第32-33页 |
3.4.4 种子活力指数的变化 | 第33-34页 |
3.4.5 种子发芽势的变化 | 第34-35页 |
3.4.6 种子芽长的变化 | 第35-36页 |
3.5 种子组分及产量的测定 | 第36-42页 |
3.5.1 种子组分的测定 | 第36-39页 |
3.5.2 种子产量的测定 | 第39-42页 |
3.6 盛花期后不同时期柳枝稷种子浸出液电导率的变化 | 第42-43页 |
3.7 盛花期后不同时期柳枝稷种子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 | 第43-44页 |
3.8 盛花期后不同时期柳枝稷种子淀粉含量的变化 | 第44-46页 |
3.9 盛花期后不同时期柳枝稷种子脱氢酶活性的变化 | 第46-49页 |
4 讨论与结论 | 第49-53页 |
4.1 讨论 | 第49-52页 |
4.1.1 试验方法的可靠性 | 第49页 |
4.1.2 柳枝稷种子发育过程中千粒重、干重和含水量变化的分析 | 第49-50页 |
4.1.3 柳枝稷种子发育过程中种子发芽相关指标变化的分析 | 第50-51页 |
4.1.4 柳枝稷种子发育过程中组分与产量的变化的分析 | 第51页 |
4.1.5 柳枝稷种子发育过程中其它生理指标变化的分析 | 第51-52页 |
4.2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