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刑事诉讼中干预基本权利的限度—权衡模式下的考察

内容摘要第4-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导论第17-31页
    一、研究背景第17-19页
        (一)各国面临过度干预刑事诉讼基本权利的普遍困境第17-19页
        (二)解开刑事诉讼法实现“宪法测振仪”功能的机制之谜第19页
    二、研究问题第19-24页
        (一)权衡模式如何产生刑事司法基本人权保障标准第20-23页
        (二)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干预基本权利的比例失衡问题及其成因第23页
        (三)实现刑事诉讼中权衡原则的具体适用的合理改革路径第23-24页
    三、理论依据概述第24-30页
        (一)基本权利冲突中的权衡式审查第24-26页
        (二) 国际人权法中审查基本权利干预措施的主要原则第26-28页
        (三)我国刑事诉讼理论中平衡论第28-30页
    四、本文基本研究范式第30-31页
第一章 刑事诉讼基本权利的基础原理第31-59页
    一、基本权利与人权、宪法性权利之间的关系第31-33页
        (一)三个权利概念的不同指涉第31-32页
        (二)制度条件下三个权利概念的统一第32-33页
    二、刑事诉讼中基本权利的功能第33-38页
        (一)刑事诉讼基本权利的主观功能第34-37页
        (二)刑事诉讼基本权利的客观功能第37-38页
    三、干预刑事诉讼基本权利的正当性审查第38-57页
        (一)干预刑事诉讼基本权利的本质第39-42页
        (二)干预刑事诉讼基本权利的权衡式审查第42-48页
        (三)刑事司法中权衡模式具体运作之解读第48-57页
    四、本章小结第57-59页
第二章 国际人权法中权衡基本权利干预措施的准则第59-81页
    一、准许干预刑事诉讼基本权利的法律依据第60-63页
        (一)国际人权法中明示的限制条款第60-62页
        (二)国际人权法中隐含的限制条款第62-63页
    二、权衡基本权利干预正当性的一般性标准第63-70页
        (一)符合民主社会之必要性第63-65页
        (二)基于正当之目的第65-67页
        (三)符合裁量余地原则与比例原则的约束第67-70页
    三、紧急状态下刑事诉讼基本权利的克减第70-78页
        (一)允许紧急状态下克减基本权利的依据第71-74页
        (二)处于威胁国家生存的公共紧急状态第74-75页
        (三)缔约国的正式声明义务第75-76页
        (四)克减措施的限度第76-78页
    四、本章小结第78-81页
第三章 权衡刑事诉讼基本权利的具体干预限度第81-152页
    一、对人身自由权的干预及其限度第81-99页
        (一)导言第81页
        (二)干预人身自由权应遵循的权利保障标准第81-91页
        (三)紧急状态下对人身自由权的克减第91-95页
        (四)讨论与小结:确定人身自由权核心范围的考虑因素第95-99页
    二、对隐私权的干预及其限度第99-119页
        (一)导言第99-100页
        (二)干预隐私权应遵循的权利保障标准第100-116页
        (三)讨论与小结:确定隐私权核心范围的考虑因素第116-119页
    三、对公正审判权的干预及其限度第119-144页
        (一)导言第119页
        (二)国际人权法中公正审判权的规范结构第119-121页
        (三)限制公正审判权应遵循的权利保障标准第121-141页
        (四)讨论与小结:确定公正审判权核心范围的考虑因素第141-144页
    四、总结:国际人权法框架下刑事诉讼基本权利保障的柔性与刚性第144-152页
        (一)裁量余地原则赋予基本权利体系必要的适应性第145-147页
        (二)基本权利的核心范围是国家干预措施的边界第147-150页
        (三)国家对基本权利的的保护义务与制度性保障第150-152页
第四章 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基本权利干预措施之反思第152-196页
    一、宪法与刑事诉讼法中基本权利保障概述第152-158页
        (一)宪法中有关刑事诉讼的基本权利第152-153页
        (二)刑事诉讼法中对基本权利的保护第153-156页
        (三)刑事诉讼法中权利保护的总体特征第156-158页
    二、干预人身自由权上的失衡问题第158-168页
        (一)人身自由权限制措施的立法定位模糊第159-160页
        (二)限制人身自由权的司法控制薄弱第160-163页
        (三)被羁押者人身安全权无法有效保障第163-165页
        (四)被羁押者的法律帮助权无法有效保障第165-167页
        (五)缺乏对滥用限权措施的制度性救济第167-168页
    三、干预隐私权上的失衡问题第168-173页
        (一)实施干预隐私权的技术侦查措施不受司法审查与救济第168-172页
        (二)采集和留存生物样本的措施缺乏法律规制第172-173页
    四、干预公正审判权上的失衡问题第173-182页
        (一)获得法律帮助权上的干预失衡第173-177页
        (二)质证权上的干预失衡第177-182页
    五、基本权利干预失衡的成因分析第182-193页
        (一)程序性立法存在忽视利益平衡的疏失第182-186页
        (二)司法机关对干预失衡的局面救济乏力第186-189页
        (三)反思价值冲突的法教义学难以发挥指导第189-193页
    六、本章小结第193-196页
第五章 以权衡模式重塑刑事诉讼基本权利保障的价值秩序第196-224页
    一、实现权衡模式本土化的可行性第197-203页
        (一)运用价值权衡解决疑难案件已是司法常态第197-198页
        (二)国内建立权衡模式的条件已基本具备第198-203页
    二、两步式发展路径构建本土化权衡模式第203-221页
        (一)初期规划:刑事法体系内解决干预基本权利的价值冲突第203-214页
        (二)远景规划:宪法框架内建立保障基本权利的完整法秩序第214-221页
    三、结语:启动刑事诉讼法中价值秩序与法教义学的生产引擎第221-224页
参考文献第224-237页
致谢第237-238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第238页

论文共2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松毛虫性信息素微胶囊缓释载体研究
下一篇:初中英语校本测试对教学的反拨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