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生物脱氮除磷原理 | 第12-15页 |
1.2.1 生物脱氮基本原理 | 第12页 |
1.2.2 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原理 | 第12-13页 |
1.2.3 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原理 | 第13-14页 |
1.2.4 生物除磷原理 | 第14页 |
1.2.5 反硝化除磷原理 | 第14-15页 |
1.3 生物脱氮除磷工艺 | 第15-20页 |
1.3.1 A~2/O工艺 | 第15-16页 |
1.3.2 氧化沟工艺 | 第16-17页 |
1.3.3 SBR工艺 | 第17-18页 |
1.3.4 MBR工艺 | 第18-20页 |
1.4 MB (A~2/O)工艺前期小试研究成果介绍 | 第20页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1-23页 |
第二章 中试试验简介 | 第23-29页 |
2.1 污水来源 | 第23-24页 |
2.2 试验装置介绍 | 第24-26页 |
2.3 试验主要测定指标 | 第26-27页 |
2.4 试验主要测定方法 | 第27-29页 |
第三章 中试系统重启调控研究 | 第29-35页 |
3.1 污泥生物相 | 第29-31页 |
3.1.1 活性污泥类微生物及非活性污泥类微生物 | 第30-31页 |
3.1.2 其他生物 | 第31页 |
3.2 提高污泥浓度 | 第31-33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四章 MB (A~2/O)系统最佳调控运行条件筛选 | 第35-45页 |
4.1 水力停留时间(HRT) | 第35-37页 |
4.2 好氧池气水比(I) | 第37-38页 |
4.3 硝化液回流比(R) | 第38-40页 |
4.4 聚磷污泥停留时间(SRT) | 第40-42页 |
4.5 最佳工艺参数下系统脱氮效能分析 | 第42-4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五章 膜反冲洗及产物处理 | 第45-53页 |
5.1 膜反冲洗 | 第45-48页 |
5.1.1 一般反冲洗方法 | 第46页 |
5.1.2 膜反冲洗 | 第46-48页 |
5.2 剩余污泥及出水处理 | 第48-50页 |
5.2.1 剩余污泥处理 | 第48-49页 |
5.2.2 出水处理 | 第49-50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0-5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3-55页 |
6.1 结论 | 第53-54页 |
6.2 展望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作者简介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