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4页 |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SO_2 及酸雨的危害 | 第10页 |
·SO_2 的来源及排放现状 | 第10-11页 |
·SO_2 的排放标准 | 第11-12页 |
·烟气脱硫方法的现状 | 第12-21页 |
·干法 | 第12-15页 |
·半干法 | 第15-18页 |
·湿法 | 第18-21页 |
·超重力技术脱硫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课题的主要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22-23页 |
·课题创新点 | 第23-24页 |
第二章 间歇实验 | 第24-44页 |
·吸收剂的选用 | 第24页 |
·反应机理 | 第24-26页 |
·吸收剂的性质 | 第24-25页 |
·吸收和解吸机理 | 第25-26页 |
·测量方法 | 第26-28页 |
·碘量法 | 第26-27页 |
·吸收率计算方法 | 第27-28页 |
·解吸率计算方法 | 第28页 |
·实验装置和方法 | 第28-34页 |
·实验试剂及设备 | 第28-29页 |
·烟气模拟 | 第29-30页 |
·吸收实验装置及方法 | 第30-32页 |
·解吸实验装置及方法 | 第32-34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34-42页 |
·SO_2 初始浓度对吸收率的影响 | 第34-35页 |
·乙二胺浓度对吸收率的影响 | 第35-36页 |
·液气比L/G 对脱硫率影响 | 第36-38页 |
·吸收液初始pH 值对吸收率的影响 | 第38-39页 |
·循环次数与pH 的关系 | 第39-41页 |
·pH 值对吸收率的影响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三章 连续实验 | 第44-51页 |
·连续实验原理 | 第44页 |
·实验装置和方法 | 第44-46页 |
·实验试剂与设备 | 第44页 |
·连续实验装置流程图 | 第44-46页 |
·实验步骤 | 第46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6-49页 |
·吸收率随时间的变化 | 第46-47页 |
·pH 值随时间的变化 | 第47-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四章 超重力旋转床的性能测定和中试脱硫实验 | 第51-63页 |
·基本原理 | 第51-52页 |
·实验设备及流程图 | 第52-55页 |
·实验装置 | 第53页 |
·实验流程图 | 第53-55页 |
·实验设备 | 第55页 |
·实验与测量方法 | 第55-59页 |
·实验方法 | 第55-56页 |
·双指示剂法 | 第56-57页 |
·数据处理方法 | 第57-5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9-62页 |
·高浓度 NaOH(0.949N)吸收 CO_2测定比表面积 | 第59-60页 |
·低浓度NaOH(0.28N)吸收CO_2 测定传质系数 | 第60页 |
·对传统填料塔塔高的估算 | 第60-61页 |
·烟气脱硫的吸收率 | 第61-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结论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