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

公众人物姓名权与商标权冲突的法律规制

中文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5页
绪论第8-10页
一、姓名与姓名权、商标权第10-16页
    (一) 姓名与姓名权第10-12页
        1. 姓名与姓名权的概念第10-11页
        2. 姓名权的基本特征第11-12页
    (二) 公众人物姓名权的特殊性第12-13页
        1. 公众人物及其姓名权的定义第12-13页
        2. 公众人物姓名权的特殊性第13页
        3. 侵犯公众人物姓名权的危害第13页
    (三) 商标权第13-16页
        1. 商标及商标权的概念第13-14页
        2. 驰名商标第14页
        3. 从“蔡澜诉黎平”一案看公众人物姓名权的保护第14-16页
二、公众人物姓名权与商标权冲突产生及特殊处理的原因第16-21页
    (一) 公众人物姓名权和商标权冲突产生的原因第16-18页
        1. 姓名和商标表现形式的相似性是冲突产生的内在因素第16页
        2. 追求经济利益是冲突产生的主要动因第16-17页
        3. 我国现行法律制度的缺陷是冲突产生的直接原因第17-18页
    (二) 采取特殊原则处理公众人物姓名权和商标权冲突的理由第18-21页
三、公众人物姓名权和商标权冲突问题的国内外立法述评第21-27页
    (一) 美国公众人物姓名权和商标权冲突问题的立法述评第21-23页
        1. 公众人物的概念及其分类第21页
        2. 公开权与隐私权平行的保护模式第21-22页
        3. 救济方式第22页
        4. 评论第22-23页
    (二) 英国公众人物姓名权和商标权冲突问题的立法述评第23-24页
        1. 以仿冒之诉为主要方式的间接保护模式第23页
        2. 救济途径第23页
        3. 评论第23-24页
    (三) 德国公众人物姓名权和商标权冲突问题的立法述评第24-25页
        1. 姓名权两分法的统一权利保护模式第24页
        2. 救济方式第24页
        3. 评论第24-25页
    (四) 我国公众人物姓名权和商标权冲突问题的现有立法述评第25-27页
四、对我国处理公众人物姓名权与商标权冲突问题的建议第27-33页
    (一) 采用知识产权立法规定保护公众人物姓名权的财产性第27-29页
        1. 国内公众人物姓名权性质的理论研究成果第27-28页
        2. 通过知识产权立法规定名人姓名的财产性第28-29页
    (二) 运用‘嫁接理论”判定商标是否侵犯公众人物姓名权第29-30页
        1. “嫁接理论”的来源第29-30页
        2. 采用“嫁接理论”认定商标是否侵犯名人姓名权第30页
    (三) 设定合理除斥期间以保护各方合法权益第30-31页
    (四) 采用“经济补偿为主,撤销为辅”的救济方式第31-33页
参考文献第33-35页
致谢第35-36页

论文共3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针对类内不平衡样本分类方法的研究
下一篇:面向移动终端的图片存取机制的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