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问题提出 | 第8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8-9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9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4 研究主要内容和方法 | 第11页 |
1.5 研究重点和难点 | 第11-14页 |
第二章 生活化教学方法的概述 | 第14-20页 |
2.1 生活化教学的相关概念界定 | 第14-16页 |
2.1.1“生活即教育” | 第14-15页 |
2.1.2 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方法的内涵 | 第15-16页 |
2.2 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方法的特点 | 第16-17页 |
2.2.1 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核心价值 | 第16页 |
2.2.2 注重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相结合 | 第16页 |
2.2.3 坚持实践性与开放性的统一 | 第16-17页 |
2.3 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方法的实施原则 | 第17-20页 |
2.3.1 遵循学科逻辑 | 第17页 |
2.3.2 遵循生活逻辑 | 第17页 |
2.3.3 遵循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特点 | 第17-20页 |
第三章 生活化教学方法与《经济生活》结合的必要性 | 第20-26页 |
3.1 高中《经济生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20-22页 |
3.1.1 教学方法手段单一 | 第20-21页 |
3.1.2 课堂实效性不高 | 第21页 |
3.1.3 忽视了个体生命价值 | 第21-22页 |
3.2 分析高中《经济生活》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22-24页 |
3.2.1 教师缺乏精深的专业知识 | 第22-23页 |
3.2.2 学生意志力薄弱 | 第23页 |
3.2.3 应试教育仍占主导地位 | 第23-24页 |
3.3 生活化教学方法与《经济生活》结合的意义 | 第24-26页 |
3.3.1 顺应了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新课标的发展趋势 | 第24页 |
3.3.2 满足《经济生活》教材特点的内在要求 | 第24-25页 |
3.3.3 符合高中生认知发展水平和身心发展的必然要求 | 第25-26页 |
第四章 生活化教学方法在《经济生活》中的运用策略 | 第26-34页 |
4.1 设计生活化的课堂导入 | 第26-28页 |
4.2 精选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 第28-29页 |
4.3 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 | 第29-31页 |
4.3.1 善于创设情境 | 第30页 |
4.3.2 巧妙设置问题 | 第30-31页 |
4.3.3 帮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收获 | 第31页 |
4.4 营造生活化的教学环境 | 第31-34页 |
第五章 生活化教学在《经济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 第34-42页 |
5.1 《价格变动的影响》教学设计 | 第34-40页 |
5.2 生活化教学方法在《经济生活》中的具体应用体会 | 第40-42页 |
结语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附录 | 第46-50页 |
附录A 教师篇 | 第46-48页 |
附录B 学生篇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