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土壤肥力(土壤肥沃性)论文--土壤肥力控制与调节论文

秸秆还田供钾效果与调控土壤供钾的机制研究

摘要第7-10页
ABSTRACT第10-13页
缩略词表第14-15页
1 绪论第15-41页
    1.1 世界秸秆资源概况第16-22页
    1.2 中国农作物秸秆资源第22-28页
    1.3 长期秸秆还田效益第28-37页
        1.3.1 长期秸秆还田对养分固持和释放的影响第28-32页
        1.3.2 长期秸秆还田对化肥施用的替代作用第32-35页
        1.3.3 长期秸秆还田养分管理第35-37页
    1.4 钾矿资源第37-41页
2 课题研究意义、内容和技术路线第41-45页
    2.1 课题研究意义第41-42页
    2.2 研究内容第42-44页
        2.2.1 湖北省农作物秸秆资源评估与对策第42页
        2.2.2 秸秆钾素释放与再吸附机理研究第42页
        2.2.3 秸秆直接还田替代化学钾肥效果研究第42-43页
        2.2.4 有机酸对含钾矿物表面溶解和结构转化的影响第43-44页
    2.3 技术路线第44-45页
3 湖北省农作物秸秆资源评估与对策第45-54页
    3.1 前言第45-46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46-47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47-52页
    3.4 秸秆资源利用对策第52-53页
    3.5 小结第53-54页
4 秸秆钾素释放与再吸附机理研究第54-75页
    4.1 水稻秸秆钾与化肥钾释放与分布特征模拟研究第54-63页
        4.1.1 前言第54页
        4.1.2 材料与方法第54-56页
        4.1.3 结果与分析第56-60页
        4.1.4 讨论第60-62页
        4.1.5 小结第62-63页
    4.2 不同腐解时期水稻秸秆对钾离子释放与吸附影响的动力学研究第63-75页
        4.2.1 前言第63-64页
        4.2.2 材料与方法第64-67页
        4.2.3 结果与分析第67-70页
        4.2.4 讨论第70-74页
        4.2.5 小结第74-75页
5 秸秆直接还田替代化学钾肥效果研究第75-117页
    5.1 秸秆还田方式对稻-稻-油轮作系统生产力、养分循环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第75-94页
        5.1.1 前言第75-76页
        5.1.2 材料与方法第76-79页
        5.1.3 结果与分析第79-88页
        5.1.4 讨论第88-92页
        5.1.5 小结第92-94页
    5.2 稻田不同供钾能力条件下秸秆还田替代钾肥效果研究第94-106页
        5.2.1 前言第94-95页
        5.2.2 材料与方法第95-98页
        5.2.3 结果与分析第98-102页
        5.2.4 讨论第102-105页
        5.2.5 小结第105-106页
    5.3 水稻-油菜轮作模式下还田秸秆替代钾肥效应研究第106-117页
        5.3.1 前言第106-107页
        5.3.2 材料与方法第107-109页
        5.3.3 结果与分析第109-113页
        5.3.4 讨论第113-115页
        5.3.5 小结第115-117页
6 有机酸对含钾矿物表面溶解和结构转化的影响第117-142页
    6.1 不同pH条件下柠檬酸对黑云母溶解和转化的影响第117-129页
        6.1.1 前言第117-119页
        6.1.2 材料与方法第119-121页
        6.1.3 结果与分析第121-125页
        6.1.4 讨论第125-128页
        6.1.5 小结第128-129页
    6.2 酸性柠檬酸盐对黑云母表面溶解和微结构变化的影响第129-142页
        6.2.1 前言第129-130页
        6.2.2 材料与方法第130-132页
        6.2.3 结果与分析第132-138页
        6.2.4 讨论第138-141页
        6.2.5 小结第141-142页
7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142-146页
    7.1 主要结论第142-144页
    7.2 研究课题创新点第144-145页
    7.3 展望第145-146页
参考文献第146-163页
附录第163-166页
致谢第166-168页

论文共1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急性缺血脑组织靶向肽的筛选、鉴定及分子成像研究
下一篇:功能化静电纺纳米纤维膜的构建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