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系统论文--自动控制、自动控制系统论文

伺服式多工位转台模块化设计与实验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6页
    1.1 研究背景第8页
    1.2 多工位装置技术发展现状第8-14页
        1.2.1 多工位装置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11页
        1.2.2 多工位转台常用分度机构第11-14页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意义第14-15页
    1.4 论文组织结构第15页
    1.5 本章小结第15-16页
第二章 伺服式多工位转台装置总体设计第16-28页
    2.1 伺服式多工位转台总体方案设计第16页
    2.2 驱动元件的选型第16-20页
        2.2.1 伺服电机的选型计算第17-19页
        2.2.2 伺服驱动器的选型第19-20页
    2.3 减速器组件的选型第20-23页
        2.3.1 减速器的选型计算第20-22页
        2.3.2 支撑元件的选型计算第22-23页
    2.4 原点复位方案的设计第23页
    2.5 机械结构设计第23-26页
        2.5.1 传动机构设计第24-25页
        2.5.2 多工位转盘的设计第25页
        2.5.3 机架的设计第25-26页
    2.6 本章小结第26-28页
第三章 伺服式多工位转台装置控制系统设计第28-48页
    3.1 多工位转台运动规律分析第28-32页
        3.1.1 直线加减速控制方法第28-29页
        3.1.2 指数加减速控制方法第29-30页
        3.1.3 S型加减速控制方法第30-31页
        3.1.4 正弦加减速控制方法第31-32页
    3.2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第32-40页
        3.2.1 控制电路总体设计第32-33页
        3.2.2 STM32控制板核心电路设计第33-37页
        3.2.3 电机控制与人机交互电路第37-40页
    3.3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第40-47页
        3.3.1 Keil MDK开发环境介绍第40-41页
        3.3.2 主程序工作流程第41-42页
        3.3.3 速度规划曲线的软件实现第42-44页
        3.3.4 按键识别与参数设置第44-46页
        3.3.5 转台复位与堵转保护程序设计第46-47页
    3.4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四章 伺服式多工位转台系统建模与仿真分析第48-60页
    4.1 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第48-51页
    4.2 谐波减速器动力学建模第51-53页
    4.3 Simulink仿真分析第53-58页
    4.4 多工位转盘优化设计第58-59页
    4.5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五章 评价指标与检测方案设计第60-74页
    5.1 多工位转台装置性能评价指标第60-61页
    5.2 精度检测方案的选择第61-66页
        5.2.1 直线代替圆弧精度检测方案与误差分析第61-63页
        5.2.2 基于测点半径的精度检测方案与误差分析第63-64页
        5.2.3 光电自准直仪精度检测方案第64-65页
        5.2.4 光电编码器精度检测方案第65-66页
    5.3 精度检测装置设计第66-72页
        5.3.1 基于编码器的精度检测装置设计第66-71页
        5.3.2 基于位移传感器的精度检测装置设计第71-72页
    5.4 本章小结第72-74页
第六章 实验研究与分析第74-82页
    6.1 实验平台与装置调试第74-75页
    6.2 精度测量实验第75-81页
    6.3 误差分析与实验小结第81页
    6.4 本章小结第81-82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82-84页
    7.1 总结第82页
    7.2 展望第82-84页
致谢第84-86页
参考文献第86-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皮电实验对用户交互行为的分析研究
下一篇:Rg1通过抑制破骨细胞的分化与成熟保护小鼠关节的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