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1页 |
1.1 城市生活垃圾产生及处理现状 | 第10-11页 |
1.1.1 城市生活垃圾的产量 | 第10页 |
1.1.2 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 | 第10-11页 |
1.2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技术概况 | 第11-13页 |
1.2.1 垃圾焚烧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垃圾焚烧炉的发展及应用 | 第12-13页 |
1.3 垃圾焚烧过程中重金属的来源及危害 | 第13-15页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1.4.1 焚烧过程中重金属行为特性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4.2 重金属挥发特性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4.3 垃圾焚烧中重金属的控制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4.4 热力学计算研究现状 | 第19页 |
1.5 本文的技术路线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垃圾焚烧过程中铅、镉挥发特性研究 | 第21-34页 |
2.1 实验部分 | 第21-25页 |
2.1.1 实验装置 | 第21-22页 |
2.1.2 实验样品制取 | 第22-23页 |
2.1.3 实验方法 | 第23页 |
2.1.4 实验样品的消解与测试 | 第23-24页 |
2.1.5 重复性实验与误差分析 | 第24-25页 |
2.2 焚烧温度对Pb、Cd挥发特性影响 | 第25-26页 |
2.3 氯对Pb、Cd挥发特性的影响 | 第26-29页 |
2.3.1 PVC与NaCl中氯释放特性研究 | 第26-27页 |
2.3.2 氯对Pb挥发特性影响 | 第27-28页 |
2.3.3 氯对Cd挥发特性影响 | 第28-29页 |
2.4 硫对Pb、Cd挥发特性影响 | 第29-31页 |
2.4.1 硫对Pb挥发特性影响 | 第29-30页 |
2.4.2 硫对Cd挥发特性影响 | 第30-31页 |
2.5 吸附剂对Pb、Cd挥发特性影响 | 第31-33页 |
2.5.1 垃圾焚烧低渣SEM/EDS分析 | 第31-32页 |
2.5.2 吸附剂对Pb、Cd挥发特性影响 | 第32-33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高岭土对垃圾焚烧中铅、镉排放的控制研究 | 第34-51页 |
3.1 实验部分 | 第34-37页 |
3.1.1 实验装置 | 第34-35页 |
3.1.2 实验材料 | 第35-36页 |
3.1.3 实验方法 | 第36页 |
3.1.4 实验样品的分级采样原理 | 第36-37页 |
3.1.5 试验样品的消解与测试 | 第37页 |
3.2 Pb、Cd单独添加时控制研究 | 第37-44页 |
3.2.1 焚烧中Pb分布特性和控制研究 | 第37-40页 |
3.2.2 焚烧中Cd分布特性和控制研究 | 第40-42页 |
3.2.3 高岭土对Pb、Cd捕集机理研究 | 第42-44页 |
3.3 Pb、Cd同时添加时控制研究 | 第44-49页 |
3.3.1 焚烧中Pb、Cd分布特性 | 第44-45页 |
3.3.2 焚烧中Pb、Cd排放控制研究 | 第45-46页 |
3.3.3 高温下Pb、Cd相互影响 | 第46-48页 |
3.3.4 高岭土对Pb、Cd捕集机理研究 | 第48-49页 |
3.4 本章小节 | 第49-51页 |
第四章 垃圾焚烧中铅、镉形态转化热力学研究 | 第51-65页 |
4.1 热力学计算方法与原理 | 第51-52页 |
4.2 热力学计算模型与条件 | 第52-53页 |
4.2.1 热力学计算模型 | 第52-53页 |
4.2.2 热力学计算条件 | 第53页 |
4.3 温度对Pb、Cd转化特性影响 | 第53-54页 |
4.4 Cl、S对Pb、Cd转化特性影响 | 第54-58页 |
4.4.1 Cl、S对Pb转化特性影响 | 第54-57页 |
4.4.2 Cl、S对Cd转化特性影响 | 第57-58页 |
4.5 吸附剂对Pb、Cd转化特性影响 | 第58-63页 |
4.5.1 CaO对Pb、Cd转化特性影响 | 第58-60页 |
4.5.2 SiO_2对Pb、Cd转化特性影响 | 第60-62页 |
4.5.3 Al_2O_3对Pb、Cd转化特性影响 | 第62-6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5.1 结论 | 第65-66页 |
5.2 展望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