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

从《上海》看横光利一的虚无主义思想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绪论第8-13页
    一、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8页
    二、横光利一在文坛的地位第8-9页
    三、《上海》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3页
第一章 《上海》的创作缘由第13-19页
    第一节 上海之行的原因第13-16页
        一、芥川龙之介的影响第13-14页
        二、作家自身的矛盾第14-16页
    第二节 《上海》的创作第16-19页
        一、日本的社会背景第16-17页
        二、挑战作家马尔罗的作品第17-19页
第二章 从民族问题看横光利一的虚无主义第19-30页
    第一节 民族主义运动—“五卅运动”第19-23页
        一、“五卅运动”的社会背景第19-20页
        二、“顾正红事件”第20-21页
        三、“五卅运动”第21-23页
    第二节 横光利一在创作中的思想变化第23-30页
        一、《上海》的改稿第23-26页
        二、“五卅运动”的扭曲—《上海》第26-30页
第三章 从《上海》的主人公形象看横光利一的虚无主义第30-43页
    第一节 横光利一虚无主义的化身—参木第30-34页
        一、生活中的无奈第30-32页
        二、爱情中的彷徨第32-34页
    第二节 没有归属感的浮萍—阿杉第34-38页
        一、生活中的“弃儿”第34-35页
        二、爱情中的被动者第35-38页
    第三节 神秘者—方秋兰第38-43页
        一、虚幻的人物形象第38-40页
        二、不知所踪的革命者第40-43页
第四章 横光利一虚无主义产生的原因第43-53页
    第一节“家缺失”的横光利一第43-47页
        一、流转的少年生活第43-44页
        二、僵持的父子关系第44-46页
        三、母亲和妻子的去世第46-47页
    第二节 日本社会与横光利一第47-50页
        一、自然环境的影响第47-48页
        二、社会环境的影响第48-50页
    第三节 日本古典文学与横光利一第50-53页
结语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致谢第58-5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劳特里奇《规划研究方法手册》(第5部分第8章)汉译实践报告
下一篇:《西方翻译理论:从希罗多德到尼采》节选翻译实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