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循环冷却水系统中水处理药剂实际应用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6页
    1.1 课题来源及背景第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23页
        1.2.1 循环冷却水系统概述第10-13页
        1.2.2 水处理剂第13-17页
        1.2.3 循环水的浓缩倍数第17-20页
        1.2.4 废水的可生化性第20-23页
    1.3 研究目标与意义第23-24页
        1.3.1 研究目标第23-24页
        1.3.2 研究意义第24页
    1.4 课题研究内容和创新点第24-26页
        1.4.1 研究内容第24页
        1.4.2 课题的创新点第24-26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26-31页
    2.1 实验用品第26-27页
        2.1.1 实验仪器与装置第26-27页
        2.1.2 实验用水和药剂第27页
    2.2 实验方法第27-30页
        2.2.1 污泥的培养第27-28页
        2.2.2 循环水水质的测定第28页
        2.2.3 COD的测定第28页
        2.2.4 污泥样品扫描电镜检测方法第28页
        2.2.5 循环水中水处理剂的可生化性第28-29页
        2.2.6 缓蚀性能实验第29页
        2.2.7 阻垢性能实验第29页
        2.2.8 生物粘泥的培养第29-30页
    2.3 实验内容第30-31页
第三章 水处理剂的可生化性第31-44页
    3.1 循环水的指标第31-32页
    3.2 水处理剂对循环水COD的影响第32-36页
        3.2.1 1227对循环水COD的影响第32-33页
        3.2.2 异噻唑啉酮对循环水COD的影响第33-34页
        3.2.3 ATMP对循环水COD的影响第34-35页
        3.2.4 PASP对循环水COD的影响第35-36页
        3.2.5 复配剂对循环水COD的影响第36页
    3.3 循环水系统水处理剂可生化性研究第36-40页
        3.3.1 循环水系统1227的可生化性第36-37页
        3.3.2 循环水系统ATMP的可生化性第37-38页
        3.3.3 循环水系统PASP的可生化性第38-39页
        3.3.4 复配剂对循环水的可生化性的影响第39-40页
    3.4 活性污泥扫描电镜分析第40-43页
    3.5 小结第43-44页
第四章 循环水系统中水处理药剂的应用第44-58页
    4.1 不同浓缩倍数下药剂缓蚀试验第44-49页
        4.1.1 在浓缩倍数为3时药剂缓蚀试验第44-46页
        4.1.2 在浓缩倍数为4时缓蚀试验第46页
        4.1.3 在浓缩倍数为5时缓蚀试验第46-47页
        4.1.4 不同浓缩倍数下的缓蚀性能对比第47-49页
    4.2 不同浓缩倍数下的阻垢实验第49-50页
        4.2.1 不同浓缩倍数下阻CaCO3性能第49-50页
        4.2.2 不同浓缩倍数下阻Ca3(PO4)2 性能第50页
    4.3 不同浓缩倍数下1227杀菌性能第50-51页
    4.4 水处理药剂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第51-56页
        4.4.1 总硬度和碱度对药剂缓蚀性能的影响第51-55页
        4.4.2 总硬度和碱度对药剂阻垢性能的影响第55-56页
    4.5 小结第56-58页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第58-60页
    5.1 结论第58-59页
    5.2 建议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5页
附录第65-7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71-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准噶尔盆地东北部二叠系平地泉组凝灰岩类成岩作用研究及其对孔隙的影响
下一篇: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延长组长10-长8物源演化及其构造意义--来自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