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准噶尔盆地东北部二叠系平地泉组凝灰岩类成岩作用研究及其对孔隙的影响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7页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第9-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第11-14页
        1.2.1 成岩作用的研究进展第11页
        1.2.2 凝灰岩类及其成岩作用的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3 准噶尔盆地二叠系平地泉组成岩作用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第14-15页
    1.4 完成的工作量第15页
    1.5 取得的主要认识和创新点第15-17页
        1.5.1 取得的主要认识第15-16页
        1.5.2 创新点第16-17页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第17-23页
    2.1 区域构造演化第18-19页
    2.2 准东北部地区地层特征第19-21页
    2.3 沉积环境特征第21-23页
        2.3.1 生物标志化合物第21-22页
        2.3.2 微量元素特征第22页
        2.3.3 碳、氧同位素特征第22-23页
第三章 凝灰岩类岩石学特征及分布第23-32页
    3.1 凝灰岩类的岩石学特征第23-30页
        3.1.1 凝灰岩第23-24页
        3.1.2 沉凝灰岩第24-27页
        3.1.3 云质凝灰岩第27-29页
        3.1.4 (含)凝灰质泥晶云岩第29-30页
    3.2 凝灰岩类的分布特征第30-31页
    3.3 其他岩石类型特征第31-32页
第四章 凝灰岩类成岩作用第32-52页
    4.1 成岩作用的类型第32-45页
        4.1.1 凝灰岩类的成岩作用类型第32-41页
        4.1.2 (含)凝灰质碳酸盐岩类的成岩作用类型第41-43页
        4.1.3 酸碱交替成岩作用第43-45页
    4.2 成岩演化序列第45-46页
    4.3 成岩相第46-48页
    4.4 成岩阶段第48-52页
        4.4.1 岩石组构特征第48页
        4.4.2 溶蚀作用和孔隙类型第48-49页
        4.4.3 有机质荧光特征第49页
        4.4.4 镜质体反射率(Ro)第49页
        4.4.5 最大热解峰温(Tmax)第49-52页
第五章 凝灰岩类成岩作用对储层孔隙的影响第52-61页
    5.1 孔隙类型第52-53页
    5.2 孔隙类型与岩石类型和成岩作用类型的对应关系第53-56页
        5.2.1 凝灰岩第53-55页
        5.2.2 (云质)沉凝灰岩第55页
        5.2.3 含)凝灰质泥晶云岩第55-56页
    5.3 成岩作用对孔隙的影响第56-58页
        5.3.1 机械压实-抗压实作用对孔隙的影响第56页
        5.3.2 碱性成岩作用对孔隙的影响(双重性)第56-57页
        5.3.3 酸性成岩作用对孔隙的影响(建设性)第57页
        5.3.4 凝灰物质对孔隙的影响第57-58页
    5.4 孔隙演化特征第58-61页
主要结论与认识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9页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69-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效脱硫菌降解条件的优化及固定化研究
下一篇:循环冷却水系统中水处理药剂实际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