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庆学宫的价值及其开发利用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目录 | 第7-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4页 |
|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 ·学术回顾 | 第12-13页 |
| ·资料来源 | 第13-14页 |
| 第二章 德庆学宫的创建与历史价值 | 第14-35页 |
| ·岭南最古学宫 | 第14-17页 |
| ·学宫的创建 | 第15页 |
| ·学宫的嬗变 | 第15-17页 |
| ·开启尊儒重学之风 | 第17-29页 |
| ·选址德庆的原因 | 第17-22页 |
| ·尊儒重学的表现 | 第22-29页 |
| ·促进地方政治教化 | 第29-32页 |
| ·促进德庆县城设置 | 第29-30页 |
| ·促进德庆人文教化 | 第30-32页 |
| ·有利德庆人才培养 | 第32-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第三章 德庆学宫的建筑与艺术价值 | 第35-42页 |
| ·德庆学宫的建筑价值 | 第35-39页 |
| ·建筑群体恢宏 | 第35-36页 |
| ·大成殿颇具特色 | 第36-39页 |
| ·大成殿建筑技术的价值 | 第39页 |
| ·德庆学宫的艺术价值 | 第39-41页 |
| ·保留宋元色彩 | 第40页 |
| ·装饰别具一格 | 第40-41页 |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第四章 德庆学宫文化的开发利用 | 第42-58页 |
| ·德庆学宫开发利用的意义 | 第42-46页 |
| ·德庆学宫文化开发利用的现状 | 第46-51页 |
| ·德庆学宫文化开发利用的问题 | 第51-54页 |
| ·德庆学宫文化开发利用的策略 | 第54-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结语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2-63页 |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