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

大学生创业教育内容研究

中文摘要第10-12页
ABSTRACT第12-13页
第一章 引论第14-22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14-15页
        1.1.1 内容相对匮乏——自我经历结合社会现状的反思第14页
        1.1.2 对大学教育内容现状的思考第14-15页
    1.2 研究意义第15-16页
    1.3 已有研究综述第16-21页
        1.3.1 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第16-20页
        1.3.2 大学生创业教育内容的研究第20-21页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21-22页
        1.4.1 研究思路第21页
        1.4.2 研究方法第21-22页
第二章 大学生创业教育内容的相关概念第22-24页
    2.1 创业第22页
    2.2 大学生创业第22页
    2.3 创业教育第22-23页
    2.4 大学生创业教育第23页
    2.5 大学生创业教育内容第23-24页
第三章 大学生创业教育内容制定的依据及原则第24-29页
    3.1 大学生创业教育内容制定的依据第24-26页
        3.1.1 遵循一定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和高等教育的目的第24页
        3.1.2 遵守政府的高等教育及大学生创业教育政策第24页
        3.1.3 符合高校的发展战略和人才培养目标第24-25页
        3.1.4 借鉴国外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已有经验第25页
        3.1.5 促进大学生个体实际创业能力的发展第25-26页
    3.2 大学生创业教育内容制定的原则第26-29页
        3.2.1 社会需求与个人需求相统一第26页
        3.2.2 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第26-27页
        3.2.3 基础性与发展性相统一第27页
        3.2.4 适应性与超越性相统一第27页
        3.2.5 外显性与结果性相统一第27-28页
        3.2.6 内容特殊性与教育整体功能相统一第28-29页
第四章 大学生创业教育内容的组成要素第29-47页
    4.1 大学生创业意识的激发第29-30页
        4.1.1 创业意识的含义第29-30页
        4.1.2 创业意识的激发第30页
    4.2 大学生创业素质与能力的养成第30-35页
        4.2.1 创业欲望的含义及其养成第31页
        4.2.2 创业激情的含义及其养成第31-32页
        4.2.3 创业眼光的含义及养成第32页
        4.2.4 创业勇气的含义及养成第32-33页
        4.2.5 创业品质的含义及养成第33-35页
    4.3 大学生创业机会的识别第35-38页
        4.3.1 创业机会的含义第35页
        4.3.2 创业机会的识别第35-38页
    4.4 创业风险的规避第38-40页
        4.4.1 创业风险的含义第38页
        4.4.2 创业风险的规避策略第38-40页
    4.5 创业团队的组建及其管理第40-41页
        4.5.1 创业团队的含义第40页
        4.5.2 创业团队的组建第40-41页
    4.6 创业计划书的编制第41-45页
        4.6.1 创业计划书的含义第41页
        4.6.2 创业计划书的基本内容及编制第41-45页
    4.7 大学生创业实践平台的提供与搭建第45-47页
        4.7.1 创业实践的含义第45页
        4.7.2 创业实践平台的搭建第45-47页
第五章 大学生创业教育内容实施的条件第47-54页
    5.1 准确理念定位,彰显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时代价值第47-48页
        5.1.1 准确定位,明确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目标第47页
        5.1.2 树立理念,彰显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价值第47-48页
    5.2 多维度审视,完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第48-50页
        5.2.1 明晰模块角色,融合创业教育逻辑平台第48页
        5.2.2 扩大课程体验,拓展创业教育实践内涵第48-49页
        5.2.3 完善课程体系构建,理论实践与校内校外相结合第49-50页
    5.3 多渠道建设,优化大学生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第50-52页
        5.3.1 拓宽师资来源渠道,充实创业师资队伍第50页
        5.3.2 挖掘在校优秀教师,发掘潜在创业师资第50-51页
        5.3.3 创建师资认证平台,提高师资队伍质量第51页
        5.3.4 构建监督评估平台,确保师资有序发展第51-52页
    5.4 全方位着手,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支持体系第52-54页
        5.4.1 实行弹性学分制,鼓励大学生积极创业第52页
        5.4.2 开展创业系列活动,全方位支持创业第52页
        5.4.3 设立创业管理机构,完善高校组织建设第52页
        5.4.4 出台创业鼓励政策,加大创业激励力度第52-53页
        5.4.5 赢取社会全面支持,实现创业途径多元化第53-54页
结语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6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6-67页
致谢第67-68页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第68-69页
承诺书第69-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社交化的协同办公平台的研究与设计
下一篇:中小学食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榆林市榆阳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