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8-18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9-16页 |
1.2.1 岩爆分类研究 | 第9-10页 |
1.2.2 岩爆机理研究 | 第10-12页 |
1.2.3 岩爆预测研究 | 第12-14页 |
1.2.4 岩爆防治研究 | 第14-15页 |
1.2.5 钻孔爆破卸压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15-16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2 文峪金矿区域工程地质调查 | 第18-20页 |
2.1 工程概况及地压显现情况 | 第18页 |
2.2 区域岩组及岩性分布 | 第18-19页 |
2.3 岩体物理力学参数 | 第19页 |
2.4 小结 | 第19-20页 |
3 硬岩巷道侧帮钻孔爆破卸压的静力分析 | 第20-34页 |
3.1 FLAC~(3D)程序简介 | 第20-22页 |
3.2 FLAC~(3D)静力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22-25页 |
3.2.1 本构模型及参数 | 第22-24页 |
3.2.2 几何条件 | 第24-25页 |
3.2.3 边界及初始应力场 | 第25页 |
3.3 钻孔卸压的静力分析 | 第25-31页 |
3.2.1 钻孔卸压的钻孔间距研究 | 第25-29页 |
3.2.2 钻孔卸压的钻孔深度研究 | 第29-30页 |
3.2.3 孔底有无装药爆破的对比静力分析 | 第30-31页 |
3.4 小结 | 第31-34页 |
4 深部硬岩巷道侧帮钻孔爆破卸压的动力分析 | 第34-54页 |
4.1 爆炸计算与验证 | 第34-46页 |
4.1.1 ANSYS/LS-DYNA的基本介绍 | 第34-38页 |
4.1.2 ANSYS/LS-DYNA爆炸计算模型 | 第38-43页 |
4.1.3 FLAC~(3D)动力计算流程及阻尼选择 | 第43-46页 |
4.2 FLAC~(3D)钻孔爆破卸压的动力分析 | 第46-51页 |
4.2.1 计算模型 | 第46-47页 |
4.2.2 初始支承压力 | 第47-48页 |
4.2.3 钻孔爆破卸压施工参数研究 | 第48-51页 |
4.3 钻孔爆破卸压静、动力计算对比分析 | 第51-52页 |
4.4 小结 | 第52-54页 |
5 文峪金矿钻孔爆破卸压现场试验 | 第54-56页 |
5.1 巷道侧帮钻孔爆破卸压现场试验 | 第54-55页 |
5.2 竖井井壁钻孔爆破卸压现场试验 | 第55页 |
5.3 小结 | 第55-56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6-58页 |
6.1 论文主要结论 | 第56-57页 |
6.2 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专利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