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制造业企业融资效率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1 制造业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 第10页 |
1.1.2 新三板运行状况 | 第10-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2-14页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15-21页 |
2.1 理论基础 | 第15-17页 |
2.1.1 企业融资的基本概念 | 第15页 |
2.1.2 早期资本结构理论 | 第15-16页 |
2.1.3 现代资本结构理论 | 第16-17页 |
2.1.4 新融资理论 | 第17页 |
2.2 文献综述 | 第17-21页 |
2.2.1 国外研究成果 | 第17-18页 |
2.2.2 国内研究成果 | 第18-20页 |
2.2.3 文献总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新三板概述 | 第21-27页 |
3.1 历史沿革 | 第21页 |
3.2 新三板的功能与定位 | 第21页 |
3.3 新三板现状 | 第21-27页 |
3.3.1 规模状况 | 第21-22页 |
3.3.2 挂牌公司行业分布情况 | 第22-23页 |
3.3.3 挂牌公司地域分布情况 | 第23-24页 |
3.3.4 历年股票成交情况统计 | 第24-25页 |
3.3.5 分层情况 | 第25-27页 |
第四章 新三板制造业企业融资效率的实证研究 | 第27-38页 |
4.1 DEA方法介绍 | 第27-29页 |
4.1.1 规模报酬不变的CCR模型 | 第28页 |
4.1.2 推广的BCC模型 | 第28-29页 |
4.2 数据搜集处理 | 第29-30页 |
4.3 指标选择 | 第30-31页 |
4.3.1 输入指标方面 | 第31页 |
4.3.2 输出指标方面 | 第31页 |
4.4 样本统计性描述 | 第31-34页 |
4.5 实证结果分析 | 第34-37页 |
4.5.1 融资效率均值情况 | 第34页 |
4.5.2 技术效率分布情况 | 第34-35页 |
4.5.3 纯技术效率分布情况 | 第35-36页 |
4.5.4 规模效率分布情况 | 第36页 |
4.5.5 规模报酬分布情况 | 第36-37页 |
4.6 研究结论 | 第37-38页 |
第五章 政策建议 | 第38-42页 |
5.1 提升中小企业综合实力 | 第38-39页 |
5.1.1 完善公司治理,提高管理水平 | 第38页 |
5.1.2 扩大融资规模,优化融资结构 | 第38-39页 |
5.1.3 加大创新力度,提高核心竞争力 | 第39页 |
5.2 加强新三板制度建设 | 第39-40页 |
5.2.1 分层制度 | 第39-40页 |
5.2.2 转板制度 | 第40页 |
5.2.3 做市制度 | 第40页 |
5.3 加大国家政策支持 | 第40-42页 |
5.3.1 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 第40-41页 |
5.3.2 建立征信体系 | 第41页 |
5.3.3 健全法律体系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附录 | 第44-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作者简介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