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1 绪论 | 第11-18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4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1.2.1 基于静力性能指标的桥梁损伤检测 | 第14-15页 |
| 1.2.2 基于动力性能指标的桥梁损伤检测 | 第15-16页 |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 2 空心板梁桥受力特性及铰缝损伤特征 | 第18-23页 |
| 2.1 空心板梁桥受力特性 | 第18-19页 |
| 2.2 空心板梁桥横向连接构造形式 | 第19-20页 |
| 2.3 空心板梁桥常见铰缝病害及原因分析 | 第20-22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 3 基于横向分布影响线的空心板梁桥横向整体性检测 | 第23-49页 |
| 3.1 检测任务分析 | 第23页 |
| 3.2 荷载横向分布理论 | 第23-24页 |
| 3.3 空心板梁桥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分析 | 第24-27页 |
| 3.3.1 有限元模型 | 第24-26页 |
| 3.3.2 横向分布影响线计算分析 | 第26-27页 |
| 3.4 装配式空心板梁桥横向整体性检测数值模拟 | 第27-32页 |
| 3.4.1 铰缝损伤有限元模型 | 第27-32页 |
| 3.4.2 计算结果分析 | 第32页 |
| 3.5 基于横向分布影响线检测的有效性分析 | 第32-43页 |
| 3.5.1 损伤位置敏感性分析 | 第32-37页 |
| 3.5.2 损伤程度敏感性分析 | 第37-41页 |
| 3.5.3 支座损伤对检测方法的影响 | 第41-43页 |
| 3.6 空心板梁桥实桥检测试验 | 第43-48页 |
| 3.6.1 项目概况 | 第43-44页 |
| 3.6.2 检测方案 | 第44-45页 |
| 3.6.3 检测结果及分析 | 第45-48页 |
| 3.7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4 基于对称差值影响线的空心板梁桥横向整体性检测 | 第49-77页 |
| 4.1 检测方法概述 | 第49-50页 |
| 4.1.1 方法思路及指标寻求 | 第49页 |
| 4.1.2 方法基本理论 | 第49-50页 |
| 4.1.3 检测方法要点 | 第50页 |
| 4.2 基于相对位移对称差值影响线的空心板梁桥横向整体性检测 | 第50-61页 |
| 4.2.1 检测方法介绍 | 第50-52页 |
| 4.2.2 应用模式 | 第52-53页 |
| 4.2.2.1 移动荷载的选取 | 第52-53页 |
| 4.2.2.2 虚拟分割单元长度d的取值 | 第53页 |
| 4.2.2.3 应用流程 | 第53页 |
| 4.2.3 算例分析 | 第53-61页 |
| 4.3 基于相对转角对称差值影响线的空心板梁桥横向整体性检测 | 第61-67页 |
| 4.3.1 检测方法与应用 | 第61-62页 |
| 4.3.2 算例分析 | 第62-67页 |
| 4.4 基于相对应变对称差值影响线的空心板梁桥横向整体性检测 | 第67-72页 |
| 4.4.1 检测方法与应用 | 第67页 |
| 4.4.2 算例分析 | 第67-72页 |
| 4.5 基于三个不同指标的检测方法对比分析 | 第72-76页 |
| 4.5.1 方法有效性对比 | 第72-74页 |
| 4.5.2 适用性分析 | 第74-76页 |
| 4.6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 5 结论与展望 | 第77-79页 |
| 5.1 结论 | 第77-78页 |
| 5.2 展望 | 第78-79页 |
| 参考文献 | 第79-82页 |
| 个人简历 | 第82-83页 |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