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互联网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研究--以阿里巴巴并购优酷土豆为例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11-16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3-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4 创新点 | 第15-16页 |
2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 | 第16-22页 |
2.1 文献综述 | 第16-18页 |
2.1.1 国外研究文献 | 第16-17页 |
2.1.2 国内研究文献 | 第17-18页 |
2.1.3 国内外文献综述评述 | 第18页 |
2.2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8-21页 |
2.2.1 互联网企业与互联网+ | 第18-19页 |
2.2.2 并购与并购财务风险 | 第19-21页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1-22页 |
2.3.1 协同效应理论 | 第21页 |
2.3.2 并购财务风险管理理论 | 第21-22页 |
3 阿里巴巴并购优酷土豆案例背景分析 | 第22-28页 |
3.1 阿里巴巴公司概况 | 第22-24页 |
3.1.1 阿里巴巴发展历程及业务构成 | 第22-23页 |
3.1.2 阿里巴巴投资概况 | 第23-24页 |
3.2 优酷土豆公司概况 | 第24-26页 |
3.3 互联网企业并购动因分析 | 第26-28页 |
3.3.1 阿里巴巴经营性扩张需求 | 第26页 |
3.3.2 追求协同效应利益驱使 | 第26-28页 |
4 阿里巴巴并购优酷土豆财务风险分析 | 第28-41页 |
4.1 阿里巴巴并购优酷土豆财务风险定性分析 | 第28-35页 |
4.1.1 并购前估值风险分析 | 第28-30页 |
4.1.2 并购过程中融资风险和支付风险分析 | 第30-34页 |
4.1.3 并购后整合风险分析 | 第34-35页 |
4.2 阿里巴巴并购优酷土豆财务风险定量分析 | 第35-41页 |
4.2.1 并购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36页 |
4.2.2 评价体系及其指标权重设置 | 第36-39页 |
4.2.3 并购财务风险等级判定 | 第39-40页 |
4.2.4 并购财务风险指标体系结果评价与分析 | 第40-41页 |
5 阿里巴巴并购优酷土豆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 第41-51页 |
5.1 并购前决策风险的防范 | 第41-43页 |
5.1.1 规避并购动机不明确产生的风险 | 第41页 |
5.1.2 尽职调查以降低信息不对称风险 | 第41-42页 |
5.1.3 防范企业并购估值风险 | 第42-43页 |
5.2 并购中融资支付风险防范 | 第43-45页 |
5.2.1 选择合理的融资支付方式 | 第43-44页 |
5.2.2 优化企业融资结构并拓宽融资渠道 | 第44页 |
5.2.3 合理选择安排并购支付方式和时间 | 第44-45页 |
5.2.4 防范现金支付下的资金流动性风险 | 第45页 |
5.3 并购后整合风险防范措施 | 第45-51页 |
5.3.1 制定适合的企业经营战略 | 第46-47页 |
5.3.2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与人力资源管理 | 第47-48页 |
5.3.3 对企业文化整合风险的控制 | 第48-49页 |
5.3.4 建立合理有效的财务整合制度 | 第49-5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