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 1.1 引言 | 第10-13页 |
| 1.2 低温燃料电池简介 | 第13-15页 |
| 1.2.1 低温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 | 第13-14页 |
| 1.2.2 低温燃料电池阴极反应和反应原理 | 第14-15页 |
| 1.3 低温燃料电池阴极反应催化剂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 1.3.1 Pt基催化剂 | 第15页 |
| 1.3.2 过渡金属化合物类催化剂 | 第15-16页 |
| 1.3.3 杂原子掺杂纳米碳类催化剂 | 第16页 |
| 1.3.4 导电聚合物类催化剂 | 第16页 |
| 1.4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第16-18页 |
| 第2章 实验方法 | 第18-22页 |
| 2.1 实验原料和仪器 | 第18-19页 |
| 2.1.1 实验原料及试剂 | 第18页 |
| 2.1.2 实验仪器 | 第18-19页 |
| 2.2 催化剂的物理性能表征 | 第19-21页 |
| 2.2.1 X射线衍射(XRD)表征 | 第19页 |
| 2.2.2 透射电镜(TEM)表征 | 第19-20页 |
| 2.2.3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表征 | 第20页 |
| 2.2.4 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表征 | 第20页 |
| 2.2.5 拉曼光谱分析 | 第20-21页 |
| 2.3 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表征 | 第21-22页 |
| 第3章 无模板剂合成Pt基催化剂及催化性能的研究 | 第22-40页 |
| 3.1 引言 | 第22-24页 |
| 3.2 多面Pd-Pt@rGO纳米晶的制备 | 第24-25页 |
| 3.2.1 载体氧化石墨烯(GO)的制备 | 第24页 |
| 3.2.2 Pd-Pt@r GO纳米晶的制备 | 第24-25页 |
| 3.3 催化剂载体的透射电镜分析 | 第25-26页 |
| 3.4 催化剂载体的拉曼分析 | 第26页 |
| 3.5 催化剂材料XRD分析 | 第26-28页 |
| 3.6 催化剂材料透射电镜分析 | 第28-34页 |
| 3.7 催化剂活性测试评价 | 第34-36页 |
| 3.8 催化剂抗甲醇毒化性能 | 第36-38页 |
| 3.9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 第4章 过渡金属硫化物类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的研究 | 第40-58页 |
| 4.1 引言 | 第40-42页 |
| 4.2 MnS@rGO双功能催化剂的制备 | 第42-43页 |
| 4.2.1 载体氧化石墨烯(GO)的制备 | 第42页 |
| 4.2.2 MnS@rGO双功能催化剂的制备 | 第42-43页 |
| 4.3 MnS@rGO催化剂的XRD分析 | 第43-44页 |
| 4.4 MnS@rGO催化剂的扫描及透射电镜分析 | 第44-47页 |
| 4.5 MnS@rGO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分析 | 第47-49页 |
| 4.6 MnS@rGO催化剂的XPS分析 | 第49页 |
| 4.7 MnS@rGO催化剂的电化学表征分析 | 第49-54页 |
| 4.8 MnS@rGO催化剂的抗甲醇中毒性能和稳定性研究 | 第54-57页 |
| 4.9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第5章 纳米碳类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的研究 | 第58-66页 |
| 5.1 引言 | 第58-59页 |
| 5.2 多孔碳催化剂的制备 | 第59-60页 |
| 5.3 多孔碳催化剂XRD分析 | 第60页 |
| 5.4 多孔碳催化剂红外谱图分析 | 第60-61页 |
| 5.5 多孔碳催化剂透射和扫描电镜分析 | 第61-62页 |
| 5.6 多孔碳催化剂XPS分析 | 第62-63页 |
| 5.7 多孔碳催化剂电化学分析 | 第63-65页 |
| 5.8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 结论 | 第66-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78-80页 |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