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内科学论文--内分泌腺疾病及代谢病论文--代谢病论文--脂肪代谢障碍论文

普洱熟茶熏蒸对营养性肥胖大鼠减肥作用及肠道菌群的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英文缩写词表第14-15页
第一章 前言第15-40页
    1.1 肠道菌群与肥胖症的关系研究进展第15-18页
        1.1.1 国内外肥胖症研究现状第15页
        1.1.2 肥胖的危害第15-16页
        1.1.3 肥胖的预防第16页
        1.1.4 肥胖的治疗第16-18页
            1.1.4.1 手术治疗第16-17页
            1.1.4.2 药物治疗第17-18页
    1.2 茶叶减肥作用研究概况第18-20页
        1.2.1 茶叶的减肥作用第18-19页
        1.2.2 茶叶减肥存在的问题第19-20页
    1.3 熏蒸疗法研究概况第20-23页
        1.3.1 熏蒸历史及功效第20-21页
        1.3.2 熏蒸在减肥方面的应用第21页
        1.3.3 茶叶熏蒸在减肥方面的应用和优势第21-23页
    1.4 肠道菌群与肥胖症的关系研究进展第23-32页
        1.4.1 肠道菌群概述第23-29页
            1.4.1.1 肠道菌群的形成与分布第23-24页
            1.4.1.2 肠道菌群的分类第24-25页
            1.4.1.3 肠道菌群的功能第25-26页
            1.4.1.4 肠道菌群与人类健康第26-29页
        1.4.2 肠道菌群与肥胖的关系第29-32页
            1.4.2.1 肠道菌群影响机体能量的获取第29-30页
            1.4.2.2 肠道菌群对脂肪代谢的调控第30-31页
            1.4.2.3 肠道菌群引起慢性炎症反应第31-32页
    1.5 肠道菌群研究方法第32-36页
        1.5.1 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第33-36页
    1.6 课题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第36-39页
    1.7 研究的技术路线第39-40页
第二章 普洱熟茶熏蒸对营养性肥胖大鼠减肥作用的实验研究第40-65页
    2.1 材料与试剂第40-45页
        2.1.1 实验动物与供试品第40-42页
            2.1.1.1 动物名称、种系、等级第40页
            2.1.1.2 动物种属/品系、等级和选择理由第40页
            2.1.1.3 动物筛选及适应性饲养第40页
            2.1.1.4 动物识别方法第40-41页
            2.1.1.5 鼠笼识别方法第41页
            2.1.1.6 环境条件第41页
            2.1.1.7 鼠架与鼠具第41页
            2.1.1.8 垫料第41页
            2.1.1.9 消毒第41页
            2.1.1.10 饲料第41页
            2.1.1.11 饲喂第41-42页
            2.1.1.12 饮水第42页
        2.1.2 供试品第42页
        2.1.3 主要试剂第42页
        2.1.4 部分试剂的配制第42-43页
        2.1.5 主要仪器第43-45页
    2.2 实验方法第45-48页
        2.2.1 肥胖模型的构建第45页
        2.2.2 大鼠体重变化测定第45-46页
        2.2.3 大鼠采血及血清生化指标测定第46-48页
            2.2.3.1 采血第46页
            2.2.4.2 血清生化指标测定方法第46-48页
        2.2.4 制作大鼠肝脏病理切片第48页
    2.3 实验结果第48-61页
        2.3.1 茶叶熏蒸对大鼠体重的影响第48-51页
            2.3.1.1 普洱熟茶熏蒸对大鼠体重的影响第49-51页
        2.3.2 茶叶熏蒸对Lee's指数、脂肪重量和脂体比的影响第51-54页
            2.3.2.1 普洱熟茶熏蒸对Lee's指数、脂肪重量和脂体比的影响第52-54页
        2.3.3 茶叶熏蒸对大鼠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第54-61页
            2.3.3.1 普洱熟茶熏蒸对大鼠血脂、血糖水平的影响第54-59页
            2.3.3.2 普洱熟茶熏蒸对大鼠血清ALT、AST酶活性的影响第59-61页
    2.4 大鼠肝脏病理组织形态学观察第61-65页
        2.4.1 取材第61页
        2.4.2 固定第61页
        2.4.3 脱水第61-62页
        2.4.4 透明第62页
        2.4.5 浸蜡第62-63页
        2.4.6 包埋第63页
        2.4.7 切片第63页
        2.4.8 贴片第63页
        2.4.9 染色、封固第63-65页
第三章 普洱熟茶熏蒸对营养性肥胖大鼠肠道菌群多样性的研究第65-79页
    3.1 大鼠粪便收集第65页
    3.2 大鼠粪便中菌体的收集第65-66页
    3.3 大鼠粪便菌群总DNA的提取第66-67页
    3.4 高通量测序第67-68页
        3.4.1 样本DNA纯化第67页
        3.4.2 PCR扩增第67页
        3.4.3 待测样本定量第67页
        3.4.4 文库构建第67-68页
        3.4.5 Miseq测序第68页
        3.4.6 生物信息分析及统计分析流程第68页
    3.5 测序数据统计第68-69页
        3.5.1 数据优化第69页
    3.6 大鼠粪便菌群的多样性分析第69-76页
        3.6.1 大鼠肠道微生态构成及分布丰度第70-75页
        3.6.2 大鼠体重与肠道微生物之间的联系分析第75-76页
    3.7 讨论第76-79页
        3.7.1 高脂饮食对大鼠血脂、谷丙转氨酶的影响第77页
        3.7.2 茶熏对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第77-79页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第79-80页
    4.1 结论第79页
    4.2 展望第79-80页
致谢第80-81页
参考文献第81-89页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牛肉质量安全溯源多边平台的研究与实现
下一篇:套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