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一、环境公益诉讼主体资格概述 | 第12-14页 |
(一)环境公益诉讼主体资格概念 | 第12-13页 |
1、要建立在环境损害产生违法的基础上 | 第12页 |
2、对于社会公共利益产生了危害 | 第12页 |
3、违法行为、危害结果和诉讼主体要具备一定关联性 | 第12页 |
4、诉讼主体应当具备充分的民事权利能力 | 第12-13页 |
(二)环境公益诉讼主体的特征 | 第13-14页 |
1、环境公益诉讼主体诉讼目的具有公益性 | 第13页 |
2、环境公益诉讼主体资格的多元化 | 第13-14页 |
二、我国环境公益诉讼主体资格的立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4-21页 |
(一)立法现状? | 第14-15页 |
1、实体法 | 第14页 |
2、程序法 | 第14-15页 |
(二)存在的问题 | 第15-20页 |
1、诉讼主体立法缺乏具体法律支撑 | 第15-16页 |
2、环境公益诉讼诉讼主体资格范围过窄 | 第16-18页 |
3、民事环境公益诉讼各主体间诉权顺位紊乱 | 第18-19页 |
4、我国环境公益诉讼诉讼主体资格配套机制不完善 | 第19-20页 |
(三)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三、国外环境公益诉讼主体资格立法现状的考察及启示 | 第21-25页 |
(一)国外环境公益诉讼主体资格立法现状 | 第21-23页 |
1、美国环境公益诉讼主体资格 | 第21页 |
2、日本环境公益诉讼主体资格的概况 | 第21-22页 |
3、英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中诉讼主体资格的概况 | 第22-23页 |
(二)国外环境公益诉讼主体资格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 第23-25页 |
1、诉讼主体资格从严到宽 | 第23页 |
2、利害关系从直接到非直接 | 第23-24页 |
3、诉讼主体范围的扩张 | 第24-25页 |
四、完善我国环境公益诉讼主体资格制度的立法构想 | 第25-37页 |
(一)确立我国环境公益诉讼主体资格的基本原则 | 第25-26页 |
1、环境利益优先保护原则 | 第25页 |
2、公共利益原则 | 第25页 |
3、防止权力滥用的原则 | 第25-26页 |
4、公众参与的原则 | 第26页 |
(二)加强对于诉讼主体的立法支撑 | 第26-27页 |
1、宪法 | 第26页 |
2、实体法方面 | 第26-27页 |
3、程序法方面 | 第27页 |
(三)完善环境公益诉讼主体资格的具体设想 | 第27-37页 |
1、明确环境公益诉讼主体的资格范围 | 第27-33页 |
2、理顺民事环境公益诉讼主体资格诉权顺位 | 第33-34页 |
3、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诉讼主体资格的限制 | 第34-35页 |
4、健全环境公益诉讼主体资格的配套制度 | 第35-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致谢 | 第41页 |